|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8页 |
| ·江西自然地理条件 | 第12-14页 |
| ·江西古代产业概况 | 第14-16页 |
| ·江西工商古镇发展特点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 ·古镇研究理论与实践 | 第18-24页 |
| ·国外古镇研究理论与实践 | 第18-21页 |
| ·国内古镇研究理论与实践 | 第21-22页 |
| ·江西古镇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24页 |
| ·研究创新点 | 第24页 |
| ·研究难点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4-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研究框架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河口古镇产业发展概况 | 第26-33页 |
| ·古代河口古镇产业构成 | 第26-29页 |
| ·农业 | 第26-27页 |
| ·手工业 | 第27-28页 |
| ·商业服务业 | 第28-29页 |
| ·古镇产业发展特点 | 第29-30页 |
| ·商品运输中转和商品加工销售相结合的商业性质 | 第29页 |
| ·以商会为古镇主体社会结构 | 第29-30页 |
| ·古镇产业化形态体现 | 第30-31页 |
| ·手工业加工型专业市镇 | 第30页 |
| ·商品流通型市镇 | 第30-31页 |
| ·交通枢纽型市镇 | 第31页 |
| ·古镇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31-33页 |
| ·战争的影响 | 第31-32页 |
| ·交通条件发生改变 | 第32页 |
|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产业发展与河口古镇空间形态 | 第33-39页 |
| ·古镇区位 | 第33-34页 |
| ·古镇地理位置 | 第33页 |
| ·古镇选址原则 | 第33-34页 |
| ·古镇形态要素 | 第34-36页 |
| ·点状要素:码头与会场 | 第34-35页 |
| ·线状要素:街巷与渡桥 | 第35页 |
| ·面状要素:集市区与居住区 | 第35-36页 |
| ·古镇形态演变 | 第36-37页 |
| ·产业发展初期:平行式格局 | 第36页 |
| ·产业发展中期:垂直式格局 | 第36-37页 |
| ·产业发展后期:复合式格局 | 第37页 |
| ·产业发展与空间形态的关系 | 第37-39页 |
| ·产业发展决定古镇模式 | 第37页 |
| ·产业发展影响古镇规模 | 第37-38页 |
| ·产业发展影响古镇格局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产业发展与古镇街巷 | 第39-44页 |
| ·街巷结构 | 第39-41页 |
| ·街巷构成 | 第39-40页 |
| ·构成要素——“街、弄、桥、埠”四位一体 | 第40-41页 |
| ·街巷功能 | 第41页 |
| ·商品运输和集散 | 第41页 |
| ·商品交换和贸易 | 第41页 |
| ·居民生活和交往 | 第41页 |
| ·街巷形态 | 第41-42页 |
| ·街巷尺度 | 第41页 |
| ·街巷节点 | 第41-42页 |
| ·街巷特色 | 第42页 |
| ·产业发展与街巷的关系 | 第42-44页 |
| ·产业决定街巷的性质 | 第42-43页 |
| ·产业决定街巷的尺度 | 第43页 |
| ·产业决定街巷平面铺装形式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河口古镇建筑 | 第44-59页 |
| ·古镇建筑演变 | 第44页 |
| ·产业发展初期:前店后坊,集加工与居住一体的建筑格局 | 第44页 |
| ·产业发展盛期:坊店分离,出现单一功能的加工厂和民居 | 第44页 |
| ·古镇建筑类型 | 第44-52页 |
| ·会馆建筑 | 第44-46页 |
| ·商铺建筑 | 第46-48页 |
| ·教堂建筑 | 第48-50页 |
| ·寺庙建筑 | 第50-51页 |
| ·民居建筑 | 第51-52页 |
| ·古镇建筑材料 | 第52-54页 |
| ·木材 | 第52-53页 |
| ·石材 | 第53页 |
| ·砖瓦 | 第53页 |
| ·竹材 | 第53-54页 |
| ·玻璃 | 第54页 |
| ·古镇营造特色 | 第54-57页 |
| ·多样化的建筑平面 | 第54-55页 |
| ·砖木混合构架 | 第55-56页 |
| ·丰富的建筑装饰 | 第56页 |
| ·演化各异的天井 | 第56-57页 |
| ·产业发展与建筑的关系 | 第57-59页 |
| ·产业发展模式决定建筑空间格局 | 第57页 |
| ·产业发展程度推进建筑类型演变 | 第57页 |
| ·产业发展状态影响建筑立面形式 | 第57-58页 |
| ·产业发展结果提高建筑建造技术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产业发展与河口古镇文化 | 第59-64页 |
| ·古镇文化特色 | 第59-63页 |
| ·地域文化 | 第59-62页 |
| ·舶来文化 | 第62-63页 |
| ·产业发展与古镇文化的关系 | 第63-64页 |
| ·产业发展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63页 |
| ·文化渗透于产业的整个过程 | 第63页 |
| ·产业与文化相互作用 | 第63-64页 |
| 第七章 产业发展与古镇保护 | 第64-70页 |
| ·古镇保护理念 | 第64-65页 |
| ·调整古镇产业结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 第64页 |
| ·依托古镇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建设 | 第64-65页 |
| ·古镇保护策略 | 第65-69页 |
| ·激活古镇特色产业 | 第65页 |
| ·促进古镇旅游业发展 | 第65-69页 |
| ·完善、补充古镇传统服务业 | 第69页 |
| ·产业发展与古镇保护的关系 | 第69-70页 |
| ·产业是古镇保护的基石 | 第69页 |
| ·古镇保护促进产业发展 | 第69-70页 |
| 第八章 结语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录1 论文插图来源 | 第77-80页 |
| 附录2 河口古镇建筑详情一览表 | 第80-84页 |
| 附录3 古镇建筑保护方案设计 | 第84-87页 |
| 附录4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