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北京市电力公司变电站智能运营平台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论文背景第12-13页
   ·课题任务第13-14页
   ·论文期间本人的工作第14页
   ·论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变电站智能运营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第16-24页
   ·变电公司工作现状第16-17页
     ·变电公司生产运行基本情况第16页
     ·变电公司信息化现状第16-17页
   ·现有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第17-18页
     ·生产管理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第17页
     ·生产过程的全过程管控能力需要提高第17页
     ·变电站环境设施缺乏实时监测和控制第17页
     ·检修现场的全过程管控难以落实第17-18页
     ·故障实时处理与应急指挥联动能力有待提高第18页
     ·无人值守变电站站在线监测系统需要有效整合第18页
   ·变电站智能运营平台建设的基础条件第18-19页
     ·具备畅通的网络条件第18-19页
     ·变电设备相关数据的完善第19页
     ·先进技术的前端设备支持第19页
   ·变电站智能运营平台建设的内部环境第19-21页
     ·信息孤岛问题第19页
     ·首都电网先进性要求第19-20页
     ·标准化建设的需要第20页
     ·科学决策的需要第20-21页
     ·设备评估与状态化检修的需要第21页
   ·变电智能运营平台建设的外部环境第21-23页
     ·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第21-22页
     ·智能化变电站发展的需求第22页
     ·“状态化检修”的要求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智能运营平台的构架设计第24-32页
   ·软件结构设计第24-26页
   ·系统建模第26-28页
     ·统一动态建模第26-27页
     ·模型管理和分析第27页
     ·模型导入第27-28页
     ·模型导出第28页
   ·数据处理第28-31页
     ·数据的整合与集成第28-29页
     ·数据的交换与共享第29-30页
     ·数据管理与加工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底层结构与软件设计第32-46页
   ·平台的相关开发工具和环境第32页
   ·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第32-39页
     ·CORBA的IDL接口定义文件第32-33页
     ·远程过程调用RPC第33页
     ·Java JNI技术第33-34页
     ·JMS消息通信技术第34页
     ·共享内存第34-35页
     ·哈希表第35-36页
     ·XML和基于CIM的图模库一体化技术第36-37页
     ·SVG技术第37页
     ·Web浏览技术第37-38页
     ·网络安全技术第38页
     ·工作流管理技术第38-39页
   ·底层构架第39-40页
   ·服务器数据交换第40-42页
   ·CIS平台CISNSP流程实现第42-43页
   ·底层基础库构建第43-45页
     ·dfcomdata.lib第44页
     ·dfcomtp.lib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接口设计第46-54页
   ·内部各服务间接口第46页
   ·基于CORBA服务流程设计第46-48页
   ·SCDM与数据中心间的接口实现第48-51页
   ·SCDM与WEB间CORBA接口实现第51页
   ·WEB服务器的客户端CISRTCLT实现第51-52页
   ·平台接JNI数的实现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智能运营平台的初步成果第54-58页
   ·平台整体界面风格第54页
   ·政治供电全过程管控第54-55页
   ·变电站全景信息展示第55页
   ·设备评价第55-56页
   ·应急指挥与管理第56-57页
   ·生产计划承载力分析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七章 结语第58-60页
   ·工作总结第58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58-60页
附录第60-74页
 1. 参数库和实时库清单第60-61页
 2. 参数库的SQL创表语句及STRUCT结构体定义第61-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D-LTE网络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银行前置入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