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雷达论文--雷达设备、雷达站论文--雷达接收设备论文

X波段中频相参天气雷达数字接收机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言第10-16页
   ·引言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3页
   ·中频相参雷达总体设计概述第13-14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中频数字接收机理论第16-22页
   ·采样定理第16-17页
     ·采样定理第16页
     ·带通采样定理第16-17页
   ·数字信号的正交变换理论第17-22页
     ·正交变换第17-18页
     ·正交变换的方法第18-22页
第三章 中频数字接收机分析第22-33页
   ·ADC转换器第22-24页
     ·ADC转换器特性第22-24页
   ·I/Q正交鉴相第24-25页
     ·模拟正交鉴相第24页
     ·数字正交鉴相第24-25页
   ·灵敏度时间控制第25页
   ·自动频率控制第25-27页
   ·自动频率控制系统电路设计第27-28页
   ·频率源第28-33页
     ·频率源在接收系统中的作用第28-29页
     ·现代雷达频率源的实现方法第29-33页
第四章 中频数字接收机设计第33-46页
   ·技术指标及难点第33页
   ·时序及故障回馈接口第33-34页
   ·功能描述第34页
   ·原理框图第34-35页
   ·技术指标分析及各指标和功能的实现第35-42页
     ·动态范围第35页
     ·镜像抑制和直流抑制第35-36页
     ·由正交误差引起的虚假信号第36页
     ·由混频交调混叠引起的虚假信号第36-37页
     ·直流抑制第37页
     ·测频第37-40页
     ·滤波和抽取的实现第40-42页
   ·技术难点分析第42-46页
     ·AD转换信噪比75dB的实现第42页
     ·测频精度第42-43页
     ·数字自动频率跟踪和数字定相技术的实现第43-46页
第五章 中频数字接收分机工程实施方案第46-60页
   ·系统组成说明及设计依据第46-50页
   ·系统的工程设计第50-51页
     ·系统设计原则第50页
     ·接收系统原理及框图第50-51页
   ·部件的工程设计第51-55页
     ·接收前端第51页
     ·主通道第51-52页
     ·系统动态第52-53页
     ·镜频抑制第53页
     ·次通道第53-54页
     ·频率源第54-55页
     ·中频处理第55页
   ·总体要求和设计目标指标对比表第55-56页
   ·系统组成及结构考虑、关键技术难点分析第56页
   ·可靠性指标的分配第56-57页
   ·探测能力分析第57-60页
第六章 中频数字接收分机测试技术第60-65页
   ·接收机噪声系数和灵敏度的测试第60-61页
     ·接收机噪声系数的测试第60-61页
   ·接收机灵敏度测试第61-62页
   ·接收机动态特性测试第62-65页
第七章 系统测试及结果第65-72页
   ·测试条件第66页
   ·测试结果第66-71页
     ·中频信号的AD采样结果第66-67页
     ·中频信号与NCO混频之后的信号第67-68页
     ·抽取滤波和的信号第68-69页
     ·归一化处理后的信号第69-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网协同中的传送网络规划方法研究
下一篇:WLAN频谱分析模块告警功能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