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镇江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7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第19-34页
   ·相关概念与范畴的确定第19-20页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理第20-24页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第20-22页
     ·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解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第22-24页
   ·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第24-34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5页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25-26页
     ·协调发展理论第26-28页
     ·环境承载力理论第28-29页
     ·低碳经济理论第29-32页
     ·生态文明理论第32-34页
第3章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第34-49页
   ·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4-38页
     ·总体目标第34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4-35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第35-38页
   ·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第38-40页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第38页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第38-39页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第39-40页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第40-49页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第40-41页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第41-42页
     ·协调发展水平第42-43页
     ·协调发展等级划分标准第43-45页
     ·协调发展动态变化第45页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协调发展度预测第45-47页
     ·基于EKc曲线的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分析第47-49页
第4章 镇江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第49-82页
   ·研究区概况第49-59页
     ·镇江市自然概况第49-51页
     ·镇江市生态环境概况第51-54页
     ·镇江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54-59页
   ·镇江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第59-61页
     ·数据来源第59页
     ·研究结果第59-61页
   ·镇江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第61-75页
     ·镇江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值第61-64页
     ·镇江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第64-67页
     ·镇江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演变分析第67-69页
     ·镇江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度评价及发展轨迹分析第69-71页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镇江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预测第71-74页
     ·基于EKC曲线的镇江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分析第74-75页
   ·镇江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第75-82页
     ·镇江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75-77页
     ·镇江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第77-82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82-84页
   ·主要结论与本文特色第82-83页
   ·展望与探讨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体外胃肠模拟法对土壤中多氯联苯的生物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工业结构对废水排放的影响及污水处理项目融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