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网络舆情的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自组织理论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自组织理论与网络舆情系统研究概述 | 第19-27页 |
·自组织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系统、自组织与他组织 | 第19-20页 |
·自组织理论要点分析 | 第20-22页 |
·网络舆情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 第22-24页 |
·网络舆情的系统性分析 | 第22-23页 |
·网络舆情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 第23-24页 |
·网络舆情系统是自组织的系统 | 第24-27页 |
·网络舆情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 第24-25页 |
·网络舆情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 第25-27页 |
·网络舆情系统的信息自组织 | 第25-26页 |
·网络舆情系统的效用自组织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网络舆情系统的信息自组织研究——以“郭美美事件”为例 | 第27-3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郭美美事件”的舆情形成及内容分析 | 第28-35页 |
·刺激性信息导致热点议题形成 | 第29-30页 |
·各种意见汇集,舆情持续高涨 | 第30-31页 |
·多数意见占据主导,舆情达到有序 | 第31-34页 |
·舆情的突变导致关注度达到新的有序,并在波动中逐渐消亡 | 第34-35页 |
·“郭美美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信息自组织 | 第35-36页 |
·“郭美美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自组织的竞争与协同机制 | 第35页 |
·“郭美美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自组织的涨落机制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网络舆情系统的效用自组织研究——以“药家鑫案”为例 | 第37-51页 |
·研究方法和过程 | 第37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7-48页 |
·基本统计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网络舆情信息对网民意见倾向的影响分析 | 第40-48页 |
·网络舆情信息与网民意见的交互作用是网络舆情系统效用自组织的体现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网络舆情系统有序化引导的综合对策 | 第51-56页 |
·完善网络舆情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结构 | 第51-52页 |
·网络舆情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引导 | 第52-54页 |
·舆情潜伏期——运用热点发现技术对网络舆情实施预警 | 第53页 |
·舆情形成期——增加负熵以促使舆情的多元化发展 | 第53页 |
·舆情高涨期——充分利用意见领袖形成主流核心圈 | 第53-54页 |
·舆情波动期——建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互动 | 第54页 |
·辅以他组织调控手段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网络舆情信息对网民意见的影响——“药家鑫案”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读研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