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移动运营商的影响 | 第14-16页 |
·D2D 通信技术的引入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贡献 | 第17-20页 |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贡献 | 第19-20页 |
·本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D2D 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D2D 通信技术的发展 | 第21-24页 |
·D2D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D2D 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 第23-24页 |
·D2D 通信与现有热点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 第24-26页 |
·D2D 通信与 Bluetooth 和 Wi-Fi 的比较 | 第24-26页 |
·D2D 通信与 Ad-hoc 的比较 | 第26页 |
·D2D 通信与认知无线电的比较 | 第26页 |
·D2D 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D2D 通信的链路信道特性 | 第28-44页 |
·蜂窝网络下 D2D 通信的基本模型研究 | 第28-34页 |
·D2D 链路与蜂窝链路的比较 | 第28-29页 |
·蜂窝小区中 D2D 通信基本分析 | 第29-34页 |
·D2D 通信中的路径损耗模型 | 第34-35页 |
·同时运行的 D2D 链路间需要保持的最小距离 | 第35-37页 |
·单个小区中 D2D 链路间的最小距离 | 第37-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蜂窝通信系统中 D2D 链路的分组方法研究 | 第44-73页 |
·对 D2D 链路进行分组的思路分析 | 第45-46页 |
·D2D 集群的概念 | 第46-48页 |
·对 D2D 链路进行分组时必要的假设与条件 | 第48-52页 |
·蜂窝通信与 D2D 通信的频谱共享模式探讨 | 第48-50页 |
·分组中的多路复用技术 | 第50-51页 |
·通信过程中的信令(协议) | 第51-52页 |
·D2D 链路分组算法—贪婪分组算法 | 第52-55页 |
·D2D 分组研究中的仿真场景 | 第55-64页 |
·场景分布的分析与设定 | 第55-56页 |
·仿真场景 | 第56-64页 |
·D2D 链路分组仿真结果 | 第64-72页 |
·距离模型结合贪婪分组算法的仿真结果 | 第64-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蜂窝网络下 D2D 通信的功率控制研究 | 第73-84页 |
·问题描述与研究方法概述 | 第73-74页 |
·功率控制方法研究 | 第74-79页 |
·功率控制与优化的单小区环境系统模型 | 第74-75页 |
·用户的几何分布情况 | 第75-77页 |
·信道模型 | 第77页 |
·SINR 分布推导 | 第77-79页 |
·功率控制仿真结果 | 第79-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4-86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4-85页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