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级以太网的流量控制策略及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 第2章 流量策略的理论模型 | 第12-19页 |
| ·QOS的相关服务模型 | 第12-15页 |
| ·尽力而为服务 | 第13页 |
| ·综合服务模型 | 第13-15页 |
| ·区分服务模型 | 第15页 |
| ·区分服务中QOS的整体模型 | 第15-17页 |
| ·流量策略的思想 | 第17页 |
| ·流量控制策略的性能指标 | 第17-19页 |
| 第3章 主要流量控制策略 | 第19-31页 |
| ·令牌桶算法 | 第20-26页 |
| ·单速双色 | 第21页 |
| ·单速三色 | 第21-24页 |
| ·双速三色 | 第24-26页 |
| ·令牌桶算法的应用 | 第26-31页 |
| ·约定访问速率 | 第26-27页 |
| ·通用流量整形 | 第27-29页 |
| ·端口限速 | 第29-31页 |
| 第4章 电信级以太网交换平台中的流量控制 | 第31-43页 |
| ·流量度量 | 第32页 |
| ·具体实现 | 第32-43页 |
| ·CIR和CBS的配置 | 第34-36页 |
| ·超出流量部分的动作 | 第36-40页 |
| ·测试环境及结果 | 第40-43页 |
| 第5章 改进的流量控制算法及其实现 | 第43-51页 |
| ·单速三色令牌桶算法及不足之处 | 第43-45页 |
| ·改进的单速三色算法 | 第45-48页 |
| ·改进算法 | 第45-48页 |
| ·仿真环境及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 ·opnet仿真平台介绍 | 第48-49页 |
| ·实验仿真 | 第49-51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