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诉权宪法化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论第9-12页
第一章 诉权概述第12-23页
 第一节 诉权的源流及其内涵界定第12-14页
  一、 诉权的起源及发展第12-13页
  二、 诉权内涵的界定第13-14页
 第二节 诉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第14-17页
  一、 诉权与人权第14-15页
  二、 诉权与宪法上的公民基本权利第15-16页
  三、 诉权与诉讼权利第16-17页
 第三节 诉权宪法化的必要性与意义第17-23页
  一、 诉权宪法化的必要性第17-20页
  二、 诉权宪法化的意义第20-23页
第二章 国外诉权宪法化立法启示第23-28页
 第一节 两大法系国家诉权宪法化之规定第23-26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宪法对诉权的规定第23-24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诉权宪法之规定第24-26页
 第二节 国外有关宪法诉权救济的立法模式第26-27页
 第三节 国外诉权宪法化立法给我国的启示第27-28页
  一、 诉权宪法化使宪法监督更具效力第27页
  二、 诉权宪法化是人权宪法化的必然趋势第27-28页
  三、 诉权宪法保护应与诉讼法保护并行第28页
第三章 我国诉权宪法化分析第28-32页
 第一节 我国诉权宪法化现状及缺陷第28-30页
 第二节 我国宪法诉权缺失的成因分析第30-32页
  一、 存在严重的重实体轻程序现象第30-31页
  二、 存在对诉权入宪观念上的误区第31页
  三、 政治因素成为宪法诉讼得以实践的障碍第31-32页
第四章 我国诉权宪法化的建言第32-38页
 第一节 我国诉权宪法化的应有之义第32-34页
 第二节 选择适合我国的宪法诉权救济模式第34-35页
 第三节 我国诉权宪法化保护的构建第35-38页
  一、 加快实现宪法对诉权的确认第36页
  二、 确保宪法诉权保护和普通法诉权保护协调运作第36页
  三、 我国诉权宪法化条款的拟订第36-38页
结束语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法律保护
下一篇:具抑菌活性放线菌JMC 06001的鉴定和次生代谢产物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