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四、主要内容及章节设计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南宋以前的宰辅之制与权相 | 第18-28页 |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的宰相与权相 | 第19-21页 |
二、隋唐时期的宰相与权相 | 第21-23页 |
三、宋代的宰相制度与权相 | 第23-25页 |
四、小结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南宋权相政治的形成 | 第28-43页 |
一、南宋权相政治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背景 | 第28-31页 |
(一) 南宋时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地理 | 第28-30页 |
(二) 都城临安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30-31页 |
二、南宋权相政治形成的政治文化背景 | 第31-36页 |
(一) 南宋皇室与政治文化 | 第31-32页 |
(二) 士大夫与政治文化 | 第32-36页 |
三、南宋权相政治形成的制度背景 | 第36-41页 |
(一) 宰相兼知军事成为常制 | 第36-38页 |
(二) 宰相控制财权成为常制 | 第38-40页 |
(三) 宰相进一步控制人事权 | 第40-41页 |
四、南宋权相政治形成的现实形势背景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南宋权相政治时期中央决策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43-57页 |
一、权相政治时期的中央决策机构 | 第43-50页 |
(一) 秦桧专权时期的主要中央决策机构 | 第44-45页 |
(二) 韩侂胄专权时期的中央主要决策机构 | 第45-47页 |
(三) 史弥远专权时期的中央主要决策机构 | 第47-48页 |
(四) 贾似道专权时期的主要中央决策机构 | 第48-50页 |
二、权相政治时期中央决策系统的运行机制 | 第50-57页 |
(一) 权相对外朝的控制 | 第50-53页 |
(二) 权相对内廷的控制 | 第53-54页 |
(三) 皇帝的虚位化和权相在决策中的中心地位 | 第54-57页 |
第四章 南宋权相政治的特征和界限 | 第57-69页 |
一、南宋权相政治的特征 | 第57-64页 |
(一) 权相政治时间上的非连续性 | 第58-62页 |
(二) 台谏在权相政治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 第62-63页 |
(三) 权相政治日益包容 | 第63-64页 |
二、南宋权相的权力界限 | 第64-69页 |
(一) 权相集团的人员构成界限 | 第64-66页 |
(二) 权相集团的权力界限 | 第66-69页 |
第五章 南宋权相政治时期的主要经济、文化和军事措施 | 第69-85页 |
一、秦桧时期的主要财政、文化和军事措施 | 第69-75页 |
(一) 秦桧时期的主要财政措施 | 第69-71页 |
(二) 秦桧时期的主要思想文化措施 | 第71-74页 |
(三) 秦桧时期的主要军事措施 | 第74-75页 |
二、韩侂胄、史弥远时期的主要财政、文化和军事措施 | 第75-81页 |
(一) 日益开放和包容的政治文化 | 第75-77页 |
(二) 主要军事政策 | 第77-80页 |
(三) 主要财政措施 | 第80-81页 |
三、贾似道时期的主要财政、文化和军事措施 | 第81-85页 |
(一) 贾似道时期的主要财政措施 | 第81-82页 |
(二) 贾似道时期的主要文化措施 | 第82-83页 |
(三) 贾似道时期的主要军事措施 | 第83-85页 |
结语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谢辞 | 第92-9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