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的改编与流变
目录 | 第1-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本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1页 |
二、样板戏的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 第11-12页 |
三、论文的研究范围 | 第12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样板戏及其版本评述 | 第13-19页 |
第一节 样板戏概述 | 第13-14页 |
一、样板戏的产生背景 | 第13页 |
二、样板戏的定义和简单介绍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样板戏不同文体版本评述 | 第14-19页 |
一、样板戏最初的底本 | 第14-17页 |
二、样板戏及样板戏电影 | 第17页 |
三、新时期样板戏的改编 | 第17-18页 |
四、样板戏发展脉络图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前“样板戏”时期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 第19-57页 |
第一节 从《海港的早晨》到京剧《海港》 | 第19-22页 |
第二节 《红灯记》的改编 | 第22-26页 |
第三节 《智取威虎山》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 第26-37页 |
第四节 《沙家浜》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 第37-49页 |
第五节 样板戏的成型策略 | 第49-57页 |
第三章 后“样板戏”时代的改编 | 第57-83页 |
第一节 从样板戏《红灯记》到电视剧《红灯记》 | 第57-63页 |
第二节 电视剧版《林海雪原》 | 第63-72页 |
第三节 新时期的电视剧《沙家浜》 | 第72-78页 |
第四节 从样板戏到电视剧的改编策略 | 第78-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谢辞 | 第87-88页 |
附件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