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及写作框架 | 第12-14页 |
2 第四方物流理论基础分析 | 第14-29页 |
·虚拟企业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虚拟企业的内涵及特征 | 第14-16页 |
·虚拟企业的组织和合作模式 | 第16-18页 |
·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 | 第18-19页 |
·供应链理论综述 | 第19-21页 |
·供应链概念和特征 | 第19-20页 |
·供应链分类 | 第20-21页 |
·第四方物流理论综述 | 第21-29页 |
·第四方物流概念 | 第21-24页 |
·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 第24-26页 |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第四方物流的争议与评价 | 第27-29页 |
3 第四方物流企业成员及组建过程研究 | 第29-45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成员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盟主分析 | 第31-35页 |
·盟主的角色 | 第32-33页 |
·不同盟主的第四方物流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组建过程 | 第35-36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合作物流网络 | 第36-45页 |
·合作物流网络的引进 | 第36-38页 |
·合作物流网络的定义及特点 | 第38-39页 |
·合作物流网络的组建过程 | 第39-41页 |
·潜在伙伴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 | 第41-45页 |
4 第四方物流企业运作及协调机制研究 | 第45-61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机理 | 第45-47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应用层次与运作模式的匹配 | 第47-52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应用层次 | 第47-49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 | 第49-50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应用层次与运作模式匹配矩阵 | 第50-52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 | 第52-55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协调机制 | 第55-61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实现有效协调的协调机制 | 第56-57页 |
·基于MAS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协调模型 | 第57-61页 |
5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单委托多代理模型及激励机制 | 第61-72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61-65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委托代理问题1:合作伙伴逆向选择 | 第61-63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委托代理问题2:合作伙伴的道德风险 | 第63-65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单委托多代理模型 | 第65-68页 |
·模型的参数定义和说明 | 第65-66页 |
·模型的建立、求解及分析 | 第66-68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68-72页 |
·"分级会员制"和"看板评价制"的激励机制 | 第68-69页 |
·"分级会员制"和"看板评价制"激励效果 | 第69-72页 |
6 我国第四方物流企业组建与运作现存问题及对策 | 第72-79页 |
·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72-75页 |
·我国第四方物流企业组建与运作现存问题 | 第75-76页 |
·我国第四方物流企业有效组建与运作对策 | 第76-79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0页 |
·研究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