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我国跨界民族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9页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第9-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研究思路、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第14-15页
 四、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相关概念界定(跨界民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及其关系)第16-19页
第一章 20世纪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第19-34页
 第一节 哈萨克族跨界民族形成历史简述第19-23页
  一、哈萨克族形成与发展历史简述第19-21页
  二、哈萨克族跨界民族形成历史及原因分析第21-23页
 第二节 20世纪前半期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第23-27页
  一、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第23-26页
  二、苏联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的建立对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第26-27页
 第三节 20世纪后半期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第27-34页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第27-30页
  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成立对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第30-34页
第二章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分析第34-47页
 第一节 伊犁哈萨克族的自然属性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第35-38页
  一、伊犁哈萨克族人年龄段、文化程度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第36-37页
  二、伊犁哈萨克族人年龄段与自身身份认同的关系第37-38页
 第二节 伊犁哈萨克族的社会属性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第38-41页
  一、伊犁哈萨克族的婚姻形式与民族认同的关系第38-39页
  二、伊犁哈萨克族人政治面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第39-40页
  三、伊犁哈萨克族人兼通语言状况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第40页
  四、伊犁哈萨克族人自身身份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第40-41页
 第三节 伊犁哈萨克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现状的原因分析第41-47页
  一、民族政策调整不及时因素第41-43页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第43页
  三、政治权利实现不充分因素第43-44页
  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够深入因素第44-45页
  五、民族价值观分化因素第45页
  六、"双泛主义"影响因素第45-46页
  七、宗教意识影响因素第46-47页
第三章 促进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协调统一的对策第47-53页
 第一节 促进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协调统一的意义第47-48页
  一、有利于稳定我国西北边疆地区、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家统一第47页
  二、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凝聚中国国民向心力第47-48页
 第二节 促进我国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协调统一的对策建议第48-53页
  一、注意把民族认同引向增强国家认同的轨道第48-49页
  二、重视对哈萨克族进行国家认同和公民意识教育第49页
  三、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增强哈萨克族的国家归属感第49-50页
  四、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哈萨克族的中华民族归属感第50页
  五、促进区域均衡发展,让哈萨克族共享发展实惠、感受国家关怀第50-51页
  六、坚决反对"双泛主义",增强哈萨克族维护祖国统一意识第51页
  七、构建和谐中哈关系,为我国哈萨克族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第51-53页
结语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Ⅰ第60-63页
附录Ⅱ第63-64页
附录Ⅲ第64-67页
附录Ⅳ第67-68页
后记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荔枝核提取物体外抗肿瘤生物活性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阿维链霉菌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异源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