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胶囊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水平的影响
| 缩略语表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 1 现代医学对房颤的认识 | 第8-22页 |
| ·房颤的定义 | 第8页 |
| ·房颤的流行病学 | 第8-9页 |
| ·房颤的分类 | 第9-10页 |
| ·房颤的临床表现 | 第10-11页 |
| ·房颤的病因 | 第11-12页 |
| ·房颤的发生机制 | 第12-15页 |
| ·心房重构 | 第15-17页 |
| ·房颤的危害 | 第17-18页 |
| ·房颤的治疗 | 第18-22页 |
| 2 祖国医学对房颤的认识 | 第22-28页 |
| ·病因病机 | 第22-24页 |
| ·辨证分型 | 第24-25页 |
| ·中医治疗 | 第25-27页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27-28页 |
| 临床研究 | 第28-33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28-30页 |
| ·病例选择 | 第28页 |
| ·诊断标准 | 第28页 |
| ·纳入病例标准 | 第28页 |
| ·排除病例标准 | 第28-29页 |
| ·剔除病例标准 | 第29页 |
| ·病例的脱落及处理 | 第29页 |
| ·中止试验标准 | 第29-30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 ·病例分组 | 第30页 |
| ·给药方法 | 第30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30页 |
| ·检测指标 | 第30-31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31页 |
| 3 结果 | 第31-33页 |
| 讨论 | 第33-40页 |
| 1. 房颤的中医病因病机 | 第33页 |
| 2. 护心胶囊治疗房颤的理论依据 | 第33-36页 |
| ·护心胶囊的立方基础 | 第33-34页 |
| ·护心胶囊的药物组成及配伍意义 | 第34-35页 |
| ·护心胶囊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35-36页 |
| 3 胺碘胺治疗房颤的药理作用 | 第36页 |
| 4 GPⅡb/Ⅲa受体、血栓栓塞与房颤三者的关系 | 第36-38页 |
| ·GPⅡb/Ⅲa的结构和功能 | 第36-37页 |
| ·血栓形成与GPⅡb/Ⅲa | 第37-38页 |
| ·房颤并发血栓栓塞与血小板活化 | 第38页 |
| ·房颤患者GPⅡb/Ⅲa受体水平指标的选取意义 | 第38页 |
| 5 护心胶囊与胺碘酮协同作用的评价 | 第38-39页 |
| 6. 对房颤未来治疗的展望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 个人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