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选题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状况评述 | 第11-12页 |
·选题的创新之处及价值 | 第12-13页 |
1 《镜花缘》女性观对传统女性观的突破 | 第13-22页 |
·颠覆“男尊女卑”传统女性价值定位,弘扬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 | 第13-16页 |
·张扬社会地位男女平等 | 第14页 |
·呼吁女性经济地位独立 | 第14-15页 |
·倡导女性家庭地位提高 | 第15-16页 |
·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女性品格衡定,“显扬女子,弘其异能” | 第16-19页 |
·塑造有思想、有主见的新型女性 | 第17页 |
·描绘多才多艺的新型女性 | 第17-18页 |
·推崇意志坚韧、有胆有识的新型女性 | 第18-19页 |
·解构“女主内”传统女性角色限定,拓展女性活动领域 | 第19-22页 |
·主张女子参政 | 第19-20页 |
·支持女子参与社团活动 | 第20-21页 |
·肯定女子追求功名 | 第21-22页 |
2 《镜花缘》女性观的矛盾性 | 第22-27页 |
·对女性执政的矛盾态度 | 第22-23页 |
·将女性执政者妖魔化 | 第22-23页 |
·将女性执政者男性化 | 第23页 |
·对女性贞节的矛盾态度 | 第23-25页 |
·赞同女子守贞 | 第24页 |
·赞赏女子殉节 | 第24-25页 |
·对女子行为规范的矛盾态度 | 第25-27页 |
·推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配模式 | 第25页 |
·对“缠足”陋习的容忍 | 第25-27页 |
3 《镜花缘》女性观的书写悖论 | 第27-31页 |
·以男性为参照价值取向 | 第27-28页 |
·对男性中心文化的推崇 | 第27-28页 |
·男性摹仿 | 第28页 |
·换位书写的悖论取向 | 第28-31页 |
·真挚情感的缺失 | 第29-30页 |
·才女群像的“类型化”倾向 | 第30-31页 |
4 《镜花缘》女性观形成的文化学分析 | 第31-39页 |
·明清女性文化的变革对作者的影响 | 第31-36页 |
·明清女性文化变革的历史语境 | 第31-33页 |
·明清女性文化变革的主要表现 | 第33-35页 |
·明清女性文化对作者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中国传统文化对作者的影响 | 第36-39页 |
·儒家道德和男权意识的局限 | 第37-38页 |
·男权统治体系的守持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