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石油投资体制改革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6页
 一、 研究背景第8-11页
  (一) 重化工业主导的工业化进程使中国石油需求量持续攀升第8-9页
  (二) 国内石油供应日益减少,石油需求缺口持续扩大,进口量持续增加第9-10页
  (三) 当前石油投资体制下的石油供应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第10-11页
  (四) 大量社会资本要求投资石油产业,但却遭遇玻璃门和弹簧门第11页
 二、 基础概念和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 概念界定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三) 相关研究不足之处与本文的角度第14-15页
 三、 研究范围、方法和结构第15-16页
  (一) 研究范围和方法第15页
  (二) 结构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可资中国借鉴的经济体的石油投资体制研究第16-38页
 一、 可资中国借鉴的经济体及其石油投资体制第16-22页
  (一) 石油净出口国及其石油投资体制第16-18页
  (二) 石油国内生产和消费大体平衡的国家及其投资体制第18-20页
  (三) 石油净进口国及其石油投资体制第20-22页
 二、 美国石油投资体制如何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和安全第22-26页
  (一) 美国石油资源和供需情况第22-23页
  (二) 美国石油资源的矿业权管理体制第23-24页
  (三) 美国的石油炼化、批发和零售的投资制度第24-26页
 三、 日本石油投资体制如何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和安全第26-31页
  (一) 日本石油资源与国内石油供需情况第26-27页
  (二) 日本石油勘探开采环节的投资体制第27-30页
  (三) 日本石油炼化和成品油批发零售的投资制度第30-31页
 四、 印度石油投资体制如何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和安全第31-34页
  (一) 印度石油资源与国内石油供需情况第31页
  (二) 印度石油投资体制的放松管制改革第31-32页
  (三) 印度石油勘探开发环节的投资体制及现状第32-34页
  (四) 印度石油炼化及批发零售的投资体制第34页
 五、 台湾石油投资体制如何保障岛内石油供应和安全第34-38页
  (一) 台湾石油投资体制的“国家石油公司”阶段第35页
  (二) 台湾石油投资体制的“对内开放”改革第35-37页
  (三) 目前台湾石油供应的“二元竞争”格局第37-38页
第三章 中国石油投资体制的历史演进、现状与问题第38-50页
 一、 中国石油投资体制的历史演进第38-41页
  (一) 石油工业发展初期的“国家石油公司”阶段(1946-1949)第38页
  (二) 石油工业计划体制的“专业部委”阶段(1955-1988)第38-40页
  (三) 石油工业三大“国家石油公司”转型阶段(1988-1998)第40页
  (四) 有限竞争和市场化的国家石油公司投资体制(1998 年至今)第40-41页
 二、 中国石油开发、炼制和流通环节的投资体制现状第41-47页
  (一) 石油开采环节的投资体制现状第41-43页
  (二) 石油炼制环节的投资体制现状第43-44页
  (三) 石油批发零售环节的投资体制现状第44-47页
 三、 中国石油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第47-50页
  (一) 上游存在行政进入障碍,但缺少退出机制第47页
  (二) 矿业权取得成本低,圈而不探第47-48页
  (三) 矿业权行政垄断造成矿业权流通体制缺失第48-49页
  (四) 石油炼制环节的主要矛盾第49页
  (五) 成品油流通环节的主要问题第49-50页
第四章 基于60个国家数据的石油投资体制模型:一个假说第50-69页
 一、 为什么要改革:对于改革动力的两种解释第50-51页
  (一) 财政危机推动的政府改革第50-51页
  (二) 经济困境推进的放松管制理论第51页
 二、 基于60个国家数据的石油投资体制改革假说第51-68页
  (一) 假说的提出第51-52页
  (二) 样本国家说明第52-65页
  (三) 样本国家石油投资准入状态与投资体制的赋值研究第65-66页
  (四) 相关性研究第66-68页
  (五) 结论第68页
 三、 对中国石油投资体制的评价第68-69页
  (一) 石油净出口国设立国家石油公司有合理性第68页
  (二) 变成石油净进口国后,需要多元化的石油供应主体第68-69页
第五章 中国石油投资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路线图第69-75页
 一、 中国石油投资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第69-71页
  (一) 从国家石油公司到国际石油公司第69-70页
  (二) 从对内封闭到对内开放,引入竞争机制和退出机制第70页
  (三) 国家力量和民间力量应该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第70-71页
  (四) 逐步理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环节第71页
 二、 中国石油投资体制改革的路线图第71-75页
  (一) 取消原油进口及炼油环节的行政垄断规定第71-72页
  (二) 打破三大国家石油公司的地域和海陆限制第72页
  (三) 实施矿业权管理办法改革,对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开放上游环节第72-73页
  (四) 逐步废除成品油定价机制,建立自由灵活的油价机制第73页
  (五) 建立基于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石油储备制度第73页
  (六) 设立《石油法》,建立公开透明平等的石油投资规则第73-7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和不足第75-77页
 一、 主要研究结论第75页
 二、 可能创新之处第75-76页
 三、 不足之处第76-77页
附表1 2011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六项指标)第77-80页
附表2 2011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总收入等四项指标排名第80-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电力系统碳排放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