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鼻丸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 缩略语表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 1. 鼻与中医的整体观 | 第11页 |
| 2. 古代医家对鼻渊的认识 | 第11-16页 |
| ·古代医家对鼻渊病名的认识 | 第11-12页 |
| ·古代医家对鼻渊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4页 |
| ·古代医家对鼻渊治疗的认识 | 第14-16页 |
| 3. 现代医家对鼻渊的认识 | 第16-20页 |
| ·现代医家对鼻渊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6页 |
| ·现代医家对鼻渊治疗的认识及进展 | 第16-20页 |
| 4. 西医学对急性鼻窦炎的认识 | 第20-27页 |
| ·基本概述 | 第20-21页 |
| ·病因 | 第21-22页 |
| ·发病机制 | 第22-23页 |
| ·致病菌 | 第23-24页 |
| ·病理 | 第24页 |
| ·临床表现 | 第24-25页 |
| ·检查 | 第25-26页 |
| ·治疗 | 第26-27页 |
| 5. 西医学对急性鼻窦炎的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 ·对微生物感染的认识 | 第27页 |
| ·鼻窦窦口复合体阻塞 | 第27-28页 |
| ·粘膜纤毛功能障碍 | 第28页 |
| ·NO的病理因素 | 第28页 |
| ·免疫功能紊乱 | 第28页 |
| ·基因缺陷 | 第28-29页 |
| 6. 西医学在急性鼻窦炎治疗上的不足 | 第29-31页 |
| ·抗生素的应用 | 第29页 |
| ·鼻腔局部用药 | 第29页 |
| ·上颌窦穿刺 | 第29页 |
| ·手术治疗 | 第29-31页 |
| 临床研究 | 第31-38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31-33页 |
| ·病例纳入标准 | 第31-32页 |
| ·病例来源 | 第32-33页 |
| 2. 治疗方法 | 第33-34页 |
| ·药物来源 | 第33-34页 |
| ·对照方法 | 第34页 |
| 3. 治疗分析标准 | 第34-35页 |
|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 第34-35页 |
|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 第35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35页 |
|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35页 |
| 5. 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 6. 结论 | 第37-38页 |
| 讨论与体会 | 第38-40页 |
| 前景与展望 | 第40-42页 |
| 清鼻丸中药制剂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0-52页 |
| 个人简介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