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2 股东除名制度基本理论 | 第14-28页 |
·股东除名的含义及权利属性 | 第14-17页 |
·股东除名的含义 | 第14页 |
·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股东除名制度有天然的内在条件 | 第14-16页 |
·股东除名权的属性 | 第16-17页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防止公司资本空洞局面产生 | 第18-19页 |
·保护诚信股东利益 | 第19-20页 |
·防止权力滥用、实现立法均衡 | 第20页 |
·是公司司法解散的预防措施 | 第20-21页 |
·建立股东除名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公司契约理论 | 第21-22页 |
·股东资格非永久性理论 | 第22-23页 |
·期待权理论 | 第23页 |
·团体的可分解性理论 | 第23-24页 |
·股东除名制度的价值 | 第24-26页 |
·股东除名制度体现出公平价值 | 第24-25页 |
·股东除名制度体现出效率价值 | 第25-26页 |
·我国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股东除名制度的理性分析 | 第26-28页 |
3 股东除名制度的立法及问题 | 第28-32页 |
·股东除名制度的立法 | 第28-30页 |
·国外股东除名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我国股东除名制度规制的现状 | 第29-30页 |
·我国股东除名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除名事由规定单一 | 第30页 |
·程序上还存在必须明确的问题 | 第30-32页 |
4 除名事由 | 第32-38页 |
·国外法中规定的除名事由 | 第32页 |
·德国的除名事由规定 | 第32页 |
·美国的除名事由规定 | 第32页 |
·我国司法解释中规定的除名事由 | 第32-34页 |
·除名事由的比较分析 | 第34-38页 |
·德美两国股东除名制度规定的比较 | 第34-35页 |
·我国与外国除名事由之比较 | 第35-38页 |
5 股东除名程序 | 第38-43页 |
·各国关于股东除名程序的规定 | 第38页 |
·股东会决议 | 第38-39页 |
·司法判决中的程序问题 | 第39-40页 |
·管辖权问题 | 第39-40页 |
·审级问题 | 第40页 |
·股东除名程序性救济 | 第40-43页 |
·公司具有前置催告义务 | 第40-41页 |
·合理期间的确定 | 第41页 |
·除名决议生效时间 | 第41页 |
·被除名股东的救济程序 | 第41-43页 |
6 完善我国股东除名制度的建议 | 第43-51页 |
·明确除名的依据 | 第43-45页 |
·公司章程预设 | 第43-45页 |
·股东会决议 | 第45页 |
·运用除名制度的时机 | 第45-46页 |
·关于除名表决的规定 | 第46-48页 |
·除名表决权的排除 | 第46-47页 |
·采用人数决的方式进行表决 | 第47页 |
·表决权规制 | 第47-48页 |
·对股东进行除名的步骤 | 第48-49页 |
·股东被除名后公司的后续义务 | 第49页 |
·适用除名制度之时要注意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 第49-51页 |
7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