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辅政与“仁宣之治”
论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明初统治手段转变以及对人才的新要求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仁宣时期明初社会统治手段的转型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统治手段转型对人才的新要求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性格互补,各有所长的“三杨” | 第18-25页 |
第一节 能谋善断的“西杨”杨士奇 | 第18-20页 |
第二节 “雅操”见长的“南杨”杨溥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警敏见长的“东杨”杨荣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明初政坛的融洽氛围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三杨”之地位及对内阁的作用 | 第25-33页 |
第一节 “三杨”的特殊地位 | 第25-27页 |
第二节 “三杨”对内阁发展起到的特殊作用 | 第27-33页 |
一、内阁的产生 | 第27-28页 |
二、“三杨”在内阁 | 第28-30页 |
三、“三杨”辅政时期内阁的发展 | 第30-33页 |
第四章 “三杨”对仁、宣二帝的辅佐 | 第33-48页 |
第一节 齐心协力,力保明初政局稳定 | 第33-38页 |
一、辅助太子留守南京 | 第33-34页 |
二、“三杨”合力力保太子储位稳定 | 第34-36页 |
三、危机关头促太子顺利登基 | 第36-37页 |
四、平定内乱,安抚王族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全心全力辅佐内政 | 第38-48页 |
一、帝王之师,经筵传道 | 第38-40页 |
二、竭心尽力辅助内政 | 第40-42页 |
三、谨慎和善,融洽君臣关系 | 第42-44页 |
四、远见卓识放弃交趾属国 | 第44-45页 |
五、举荐贤能,整顿吏治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