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基础隔震技术概述 | 第10-15页 |
| ·叠层橡胶垫隔震技术 | 第10-13页 |
| ·摩擦滑移隔震技术 | 第13-14页 |
| ·复合隔震技术 | 第14页 |
| ·摩擦摆式隔震技术 | 第14-15页 |
| ·其他隔震技术 | 第15页 |
| ·隔震软件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3D-BASIS系列软件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技术关键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隔展结构设计与计算方法 | 第18-30页 |
| ·引言 | 第18页 |
| ·隔震建筑概述 | 第18-19页 |
| ·隔震结构设计考虑因素 | 第19页 |
| ·隔震结构体系模型化 | 第19-24页 |
| ·上部结构模型化 | 第19-21页 |
| ·隔震层模型化 | 第21-23页 |
| ·下部结构模型化 | 第23页 |
| ·隔震结构的扭转振动 | 第23-24页 |
| ·隔震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 第24-29页 |
| ·各国规范采用的隔震体系设计计算方法 | 第25页 |
| ·我国规范规定的隔震结构设计方法 | 第25-28页 |
| ·我国规范采用的隔震结构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法 | 第30-48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隔震结构两阶段设计法介绍 | 第30-31页 |
| ·隔震结构设计第一阶段 | 第30-31页 |
| ·隔震结构设计第二阶段 | 第31页 |
| ·隔震结构简化估算设计方法 | 第31-34页 |
| ·隔震结构简化估算设计方法基本思路 | 第31页 |
| ·隔震结构简化估算设计方法的两点假设 | 第31页 |
| ·水平向减震系数计算式 | 第31-32页 |
| ·隔震结构简化估算设计方法的步骤 | 第32-34页 |
| ·预期水平向减震系数合理性初步检验 | 第34页 |
| ·隔震结构动力时程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 ·隔震体系的计算模型 | 第34页 |
| ·水平向减震系数的确定 | 第34-35页 |
| ·设计实例 1 | 第35-39页 |
| ·工程概况 | 第35页 |
| ·具体设计内容及步骤 | 第35-39页 |
| ·设计实例 2 | 第39-43页 |
| ·工程概况 | 第39-40页 |
| ·具体设计内容及步骤 | 第40-43页 |
| ·设计实例 3 | 第43-46页 |
| ·工程概况 | 第43页 |
| ·具体设计内容及步骤 | 第43-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程序开发 | 第48-85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程序编制基础 | 第48-49页 |
| ·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介绍 | 第49页 |
| ·Visual Basic提供了可视化的编程工具 | 第49页 |
| ·程序采用“事件驱动”方式 | 第49页 |
| ·总体设计 | 第49-52页 |
| ·软件的功能模块划分 | 第50-51页 |
| ·结构化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 ·程序编制 | 第52-78页 |
| ·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 | 第52-53页 |
| ·主要运行界面 | 第53-77页 |
| ·运行与发布 | 第77-78页 |
| ·使用示例 | 第78-84页 |
| ·新建 | 第78-79页 |
| ·简化估算 | 第79-80页 |
| ·时程分析 | 第80-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及留待解决的问题 | 第85-87页 |
| ·结论 | 第85页 |
| ·建议及留待解决的问题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