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含氮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运行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 第9-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物化法脱氮工艺简介 | 第13-17页 |
2.1.1 吹脱法去除氨氮工艺 | 第13-14页 |
2.1.2 MAP沉淀去除氨氮工艺 | 第14-16页 |
2.1.3 化学氧化法除氨氮工 | 第16-17页 |
2.2 生化法脱氮工艺简介 | 第17-22页 |
2.2.1 A/O脱氮工艺 | 第17-18页 |
2.2.2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SHARON) | 第18-19页 |
2.2.3 厌氧氨氧化工艺(ANAMMOX) | 第19页 |
2.2.4 限制自养硝化反硝化工艺(OLAND) | 第19-20页 |
2.2.5 完全内自养脱氮工艺(CANON)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工程工艺分析研究 | 第22-37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2-23页 |
3.2 废水水质研究 | 第23-26页 |
3.3 废水水质特点 | 第26页 |
3.4 污水站进出水水质 | 第26-28页 |
3.4.1 污水站进水水质 | 第27页 |
3.4.2 污水站出水水质 | 第27-28页 |
3.4.3 设计处理规模 | 第28页 |
3.5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选 | 第28-36页 |
3.5.1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一 | 第28-30页 |
3.5.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二 | 第30-32页 |
3.5.3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三 | 第32-34页 |
3.5.4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分析比较 | 第34-35页 |
3.5.5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工程工艺设计 | 第37-44页 |
4.1 设计范围 | 第37页 |
4.2 设计原则 | 第37页 |
4.3 单元设计 | 第37-41页 |
4.3.1 调节罐 | 第37-38页 |
4.3.2 CANON反应池 | 第38-39页 |
4.3.3 MBR膜池 | 第39-40页 |
4.3.4 清水池 | 第40页 |
4.3.5 污泥浓缩池 | 第40-41页 |
4.4 土建设计 | 第41页 |
4.5 供电设计 | 第41-42页 |
4.5.1 供电方式及电源 | 第41-42页 |
4.5.2 供电系统 | 第42页 |
4.5.3 防雷与接地 | 第42页 |
4.5.4 主要设备选型 | 第42页 |
4.6 处理系统控制设计 | 第42-43页 |
4.6.1 控制系统概述 | 第42-43页 |
4.6.2 控制系统功能 | 第43页 |
4.6.3 自控设备选型原则 | 第43页 |
4.7 噪声控制设计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劳动定员及运行管理 | 第44-46页 |
5.1 运行管理 | 第44页 |
5.2 维护保养 | 第44-45页 |
5.3 岗位定员 | 第45页 |
5.4 人员培训 | 第45页 |
5.5 使用及维修 | 第45-46页 |
第六章 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46-56页 |
6.1 污水站运行数据 | 第46-51页 |
6.1.1 污水站进水统计 | 第46-48页 |
6.1.2 污水站出水统计 | 第48-50页 |
6.1.3 污染物去除率分析 | 第50-51页 |
6.2 污水站负荷计算 | 第51-52页 |
6.3 运行其他影响因素说明 | 第52-55页 |
6.3.1 运行期间的各项运行指标 | 第52-53页 |
6.3.2 其他运行参数分析 | 第53-5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七章 经济效益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7.1 运行费用计算 | 第56页 |
7.1.1 动力费用计算 | 第56页 |
7.1.2 人工费用计算 | 第56页 |
7.1.3 药剂费用计算 | 第56页 |
7.1.4 吨水运行总费用 | 第56页 |
7.2 产生效益计算 | 第56-5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