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篇 银行 | 第10-16页 |
·银行的定义 | 第10页 |
·银行的分类 | 第10页 |
·银行的作用和业务 | 第10-11页 |
·银行的作用 | 第10-11页 |
·银行的业务 | 第11页 |
·银行的产生发展 | 第11-13页 |
·我国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16页 |
第二篇 商业银行 | 第16-28页 |
·商业银行的定义 | 第16页 |
·商业银行的特征 | 第16-17页 |
·商业银行的职能 | 第17-18页 |
·商业银行的业务 | 第18-24页 |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 第18-22页 |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 第22-23页 |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 第23-24页 |
·城市商业银行 | 第24-28页 |
·城市商业银行简介 | 第24页 |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 | 第24-26页 |
·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 | 第26-28页 |
第三篇 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总分行制和事业部制 | 第28-36页 |
·总分行制和事业部制的比较 | 第28-32页 |
·总分行制的概念及其优劣势分析 | 第28页 |
·事业部制的概念及其优劣势分析 | 第28-30页 |
·总分行制与事业部制模式的比较 | 第30-32页 |
·"总分行制"或"事业部制"的选择 | 第32-36页 |
·国际情况 | 第32-33页 |
·国内情况 | 第33-36页 |
第四篇 商业银行入股村镇银行 | 第36-45页 |
·商业银行与其入股的村镇银行之间的关系 | 第36-38页 |
·从投股情况理解商业银行与其入股的村镇银行的关系 | 第36-37页 |
·从法律层面正确理解商业银行与其入股的村镇银行的关系 | 第37-38页 |
·商业银行管理和控制其入股的村镇银行的模式 | 第38-45页 |
·基于控股权的控制模式 | 第38-42页 |
·非控股权的控制模式 | 第42-43页 |
·两种管理与控制模式的评价 | 第43-45页 |
第五篇 包商银行对分支行的管理及管理模式 | 第45-58页 |
·包商银行管理模式的选择——在总分行制下发展事业部制 | 第45-53页 |
·包商银行在总分行制下发展事业部制的组织机构模式 | 第45-47页 |
·包商银行在总分行制下推行事业部制的对策建议 | 第47-53页 |
·包商银行对分支行的管理 | 第53-58页 |
·对分支行高管的管理 | 第53-54页 |
·对分支行的日常运营管理措施 | 第54-56页 |
·对分支行风险的管理 | 第56-58页 |
第六篇 包商银行对村镇银行合理的管理方式的探讨 | 第58-64页 |
·理顺产权关系,加强股权管理 | 第58-60页 |
·完善组织构架 | 第58-59页 |
·设立股权代表 | 第59页 |
·优化工作流程 | 第59页 |
·规范运行监控 | 第59-60页 |
·加强制度建设 | 第60页 |
·健全评价考核 | 第60页 |
·规范管理行为,突出监管重点 | 第60-62页 |
·制度控制 | 第60-61页 |
·审计控制 | 第61页 |
·资金控制 | 第61-62页 |
·改进考核方法,优化业绩评价 | 第62页 |
·制定发展规划,推动持续发展 | 第62-63页 |
·做好协调管理,发挥整体优势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