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法律保护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一 引言 | 第11-12页 |
二 动物保护的思想基础 | 第12-21页 |
(一) 宗教的理解 | 第12-15页 |
1、佛教的理解 | 第12-13页 |
2、基督教的理解 | 第13-14页 |
3、道教的理解 | 第14页 |
4、儒家的态度 | 第14-15页 |
(二) 哲学的回顾 | 第15-17页 |
1、古代哲学家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 第15-16页 |
2、近代哲学家的思考 | 第16-17页 |
3、现当代哲学家的思考 | 第17页 |
(三) 评述 | 第17-21页 |
三 动物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21-25页 |
(一) 国外动物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21页 |
(二) 中国动物保护的立法实践 | 第21-22页 |
(三) 中外立法比较 | 第22-25页 |
1、立法目的的比较 | 第22-23页 |
2、立法体系的比较 | 第23页 |
3、立法保护力度的比较 | 第23-25页 |
四 中国的动物保护立法亟待加强 | 第25-30页 |
(一) 不良的动物处境及其影响 | 第25-26页 |
1、对国家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 | 第25-26页 |
2、对国人道德水准的不利影响 | 第26页 |
3、对中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 第26页 |
(二) 动物保护的民间实践 | 第26-30页 |
1、宗教界的动物保护实践 | 第27-28页 |
2、民间组织的动物保护实践 | 第28页 |
3、民间自发的动物保护实践 | 第28页 |
4、媒体的关注和推动 | 第28-29页 |
5、动物保护呼唤法律支持 | 第29-30页 |
五 中国动物保护的立法构想 | 第30-33页 |
(一) 动物权利还是动物福利 | 第30页 |
(二) 为保护动物的利益而立法 | 第30页 |
(三) 由易到难,逐步推进 | 第30-31页 |
(四) 关于立法等级 | 第31页 |
(五) 为动物保护确立国家主管部门 | 第31-32页 |
(六) 动物保护立法的有关技术性问题探讨 | 第32-33页 |
六 《城市流浪猫狗保护管理办法》草案建议稿 | 第33-44页 |
(一) 《城市流浪猫狗保护管理办法》草案条文 | 第33-35页 |
(二) 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 | 第35-44页 |
1、立法的意义 | 第35-37页 |
2、流浪猫狗救助与宠物饲养 | 第37-38页 |
3、流浪猫狗的定义 | 第38页 |
4、关于设立“流浪动物关怀周” | 第38页 |
5、收容中的人道捕捉问题 | 第38页 |
6、反对捕捉流浪动物作经济用途的问题 | 第38页 |
7、流浪猫狗的庇护收容问题 | 第38-40页 |
8、流浪猫狗的绝育问题 | 第40页 |
9、控制流浪猫狗的数量 | 第40页 |
10、关于执法检查的问题 | 第40-42页 |
11、尚待其他立法解决的问题 | 第42页 |
12、参考立法 | 第42-44页 |
七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