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薄荷醇的合成与工艺条件优化
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薄荷醇研究的内容及课题意义 | 第8-10页 |
·薄荷醇的理化性质 | 第8-9页 |
·薄荷醇的应用 | 第9页 |
·薄荷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薄荷醇的化学合成与拆分 | 第10-19页 |
·由旋光性萜烯酮制备1-薄荷醇 | 第11-13页 |
·由d-香茅醛或香茅醇合成 | 第13-14页 |
·以薄荷烯为原料合成 | 第14-15页 |
·以百里酚为原料合成薄荷醇 | 第15页 |
·以异戊二烯为原料合成技术路线的探索 | 第15-16页 |
·以开环类原料化学合成1-薄荷醇的闭环机理 | 第16-17页 |
·化学拆分 | 第17-19页 |
·薄荷醇的生物催化合成与手性拆分 | 第19-20页 |
·1-薄荷醇的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薄荷醇研究前景展望 | 第21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研究方案 | 第21-24页 |
·百里酚催化加氢合成薄荷醇工艺路线 | 第22页 |
·以异戊二烯为原料合成1-薄荷醇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4-29页 |
·实验试剂 | 第24-28页 |
·液体类试剂 | 第24页 |
·固体类试剂 | 第24-25页 |
·主要原料及试剂介绍 | 第25-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分析仪器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百里酚加氢制备薄荷醇及工艺条件优化 | 第29-45页 |
·前言 | 第29-32页 |
·百里酚合成法简介 | 第29页 |
·雷尼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第29-31页 |
·催化剂的失活 | 第31-32页 |
·百里酚催化加氢制备薄荷醇的化学反应 | 第32-36页 |
·反应方程式 | 第32页 |
·催化反应装置 | 第32-33页 |
·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产物的提纯与分离 | 第35页 |
·反应机理分析 | 第35-36页 |
·百里酚催化加氢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 第36-44页 |
·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第36-38页 |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38-39页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催化剂用量的确定 | 第41-42页 |
·催化剂的套用 | 第42-43页 |
·反应放大后的影响 | 第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以异戊二烯为原料制备薄荷醇方案的探讨 | 第45-54页 |
·前言 | 第45-46页 |
·异戊二烯制备香叶基二乙胺的合成研究 | 第46-48页 |
·反应方程式 | 第46页 |
·实验步骤 | 第46页 |
·产物的结构鉴定 | 第46-48页 |
·异戊二烯制备香叶基二乙胺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8-52页 |
·原料配比对产物收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2页 |
·香叶基二乙胺不对称合成(R)-香茅醛的尝试 | 第52-53页 |
·反应方程式 | 第52页 |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4页 |
·课题前景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