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引言第9-14页
   ·研究背景第9-12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第12-13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3-14页
2 传统理论及评析第14-25页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第14-21页
     ·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与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第14-16页
     ·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第16-17页
     ·托达罗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理论第17-20页
     ·乔根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论述第20-21页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第21-23页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研究:经济因素第21-22页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研究:个人特征因素第22页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研究:制度因素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5页
3 中国人口转移和城市化的模式:1978—2005第25-31页
   ·农村—城镇人口迁移数量的估计第25-28页
     ·估计农村—城镇人口迁移数量的基本方法第25页
     ·农村—城镇人口迁移的基本估测数据第25-27页
     ·农村—城镇人口迁移的基本特征第27-28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第28-31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第28-29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第29-31页
4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基于制度的视角第31-45页
   ·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可能就业状况第32-34页
     ·在国有企业的就业状况第32页
     ·在非国有部门的合同工就业第32-33页
     ·在非正式部门的就业第33页
     ·失业第33-34页
   ·农村部门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第34-38页
     ·持续的农村—城市收入差距第34-36页
     ·农业市场化改革减少了农村劳动人口离开农村的机会成本第36-37页
     ·乡镇企业的发展第37-38页
     ·农业领域的剩余劳动力第38页
   ·城镇部门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第38-43页
     ·农村—城镇人口流动的制度性障碍:铁三角约束第39-40页
     ·国有企业的合同工体系第40-41页
     ·城镇不断扩展的私营部门第41页
     ·城市失业的增加第41-43页
   ·结论和启示第43-45页
5 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计量实证分析第45-51页
   ·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第45-47页
     ·时间序列分析的模型设定第45-46页
     ·时间序列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其说明第46-47页
   ·跨部门数据分析第47-50页
     ·跨部门分析的模型设定第47-48页
     ·跨部门分析的回归结果及其说明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全文总结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破骨风和山梗菜化学成分研究
下一篇:少药八角果实及茎皮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