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鸨繁殖生态学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9页 |
1 国内大鸨东方亚种的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2 国外大鸨的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 | 第19-28页 |
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9-23页 |
1.1 地质地貌 | 第19页 |
1.2 气候 | 第19-22页 |
1.3 水文 | 第22-23页 |
1.4 土壤 | 第23页 |
2 植被特点 | 第23-26页 |
2.1 草甸草原 | 第24-25页 |
2.2 典型草原 | 第25-26页 |
3 动物区系概况 | 第26-28页 |
3.1 动物种类 | 第26页 |
3.2 鸟类 | 第26-27页 |
3.3 主要动物群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大鸨种群数量研究 | 第28-35页 |
1 前言 | 第2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2.1 绝对数量调查法 | 第29页 |
2.2 线路统计法 | 第29-30页 |
3 结果 | 第30-32页 |
3.1 绝对数量统计结果 | 第30-31页 |
3.2 线路统计法调查结果 | 第31-32页 |
4 讨论 | 第32-34页 |
4.1 关于绝对数量统计 | 第32-33页 |
4.2 大鸨繁殖季节的线路统计法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大鸨繁殖期各种行为活动规律的研究 | 第35-55页 |
1 引言 | 第35-3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3 结果 | 第38-51页 |
3.1 野生大鸨主要行为的观察 | 第38-40页 |
3.2 野外大鸨的行为与活动规律 | 第40-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4.1 大鸨各种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 | 第51-53页 |
4.2 大鸨各种行为活动的日节律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大鸨求偶炫耀行为的研究 | 第55-69页 |
1 序言 | 第5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55-56页 |
3 研究结果 | 第56-63页 |
3.1 求偶炫耀行为 | 第56-60页 |
3.2 集群求偶炫耀行为 | 第60-62页 |
3.3 交配行为 | 第62-63页 |
4 讨论 | 第63-68页 |
4.1 性选择 | 第63-65页 |
4.2 领域行为 | 第65-66页 |
4.3 婚配制度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大鸨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 第69-92页 |
1 引言 | 第69-7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71页 |
2.1 大鸨繁殖的研究 | 第71页 |
2.2 营巢成功率的研究 | 第71页 |
3 研究结果 | 第71-86页 |
3.1 巢 | 第71-78页 |
3.2 产卵及卵 | 第78-79页 |
3.3 大鸨的孵卵期及雌鸨孵卵行为 | 第79-81页 |
3.4 育雏期 | 第81-86页 |
4 讨论 | 第86-90页 |
4.1 营巢成功率 | 第86-87页 |
4.2 大鸨的繁殖特点 | 第87-88页 |
4.3 雌鸨的一些孵卵行为 | 第88-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结束语 火鸨致危原因与保护对策 | 第92-98页 |
1 大鸭的现状 | 第92-95页 |
1.1 世界鸨的现状 | 第92-93页 |
1.2 中国鸨的现状 | 第93-94页 |
1.3 现状评估 | 第94页 |
1.4 保护现状 | 第94-95页 |
2 致危原因分析 | 第95-96页 |
3 保护对策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