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以上海淀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生态补偿的理论和方法 | 第20-27页 |
·生态补偿的概念 | 第20-21页 |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1-22页 |
·科斯定理 | 第22-23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3页 |
·生态资本价值理论 | 第23-2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页 |
·系统论理论 | 第24页 |
·补偿原则 | 第24-25页 |
·受益者补偿、破坏者修复、保护者受益原则 | 第24-25页 |
·公平性原则 | 第25页 |
·有效性原则 | 第25页 |
·补偿形式及途径 | 第25-26页 |
·补偿资金来源 | 第26页 |
·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 第26-27页 |
第3章 上海淀山湖湿地的生态补偿 | 第27-43页 |
·湿地的概念 | 第27页 |
·湿地的生态补偿 | 第27页 |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第27-30页 |
·淀山湖湿地的自然地理概况 | 第30-32页 |
·上海淀山湖湿地的服务功能分析 | 第32-33页 |
·上海淀山湖湿地的服务价值分析 | 第33-34页 |
·上海淀山湖湿地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分析 | 第34-38页 |
·上海淀山湖湿地服务价值的评估模型简述 | 第38-43页 |
·洪水控制的价值评估模型 | 第38页 |
·涵养水源的价值评估模型 | 第38页 |
·湿地提供水分的价值模型 | 第38-39页 |
·大气组分调节功能价值的评估模型 | 第39-40页 |
·净化水体的价值评估模型 | 第40页 |
·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的价值评估模型 | 第40-41页 |
·科研文化价值的评估模型 | 第41-42页 |
·休闲旅游价值的评估模型 | 第42-43页 |
第4章 上海淀山湖湿地的价值评估 | 第43-55页 |
·淀山湖湿地服务功能价值的计算 | 第43-48页 |
·淀山湖湿地主导生态服务的判断 | 第48-50页 |
·淀山湖湿地服务价值量的调整 | 第50-55页 |
第5章 上海淀山湖生态补偿量的确定 | 第55-59页 |
·上海淀山湖生态环境现状 | 第55-56页 |
·上海淀山湖湿地的生态补偿量的确定 | 第56-57页 |
·上海淀山湖湿地生态补偿量标准的估计 | 第57-59页 |
第6章 上海淀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 第59-62页 |
·淀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 第59页 |
·补偿资金的来源 | 第59-60页 |
·淀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补偿的方式 | 第60页 |
·生态补偿的保障措施 | 第60-61页 |
·淀山湖湿地补偿的具体政策建议 | 第61-6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不足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