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页 |
第一章 概况 | 第6-9页 |
1. 选题意义 | 第6-7页 |
2.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7页 |
3. 学术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 | 第7-8页 |
4. 本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新认识 | 第8-9页 |
第二章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热水沉积成矿地质背景 | 第9-14页 |
2.1 秦岭造山带的结构构造及其演化概况 | 第9-12页 |
2.2 秦岭泥盆系成矿大地构造演化背景 | 第12-13页 |
2.3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热水沉积盆地格局及矿产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凤太矿田三级热水沉积盆地的划分及分布格局 | 第14-17页 |
3.1 凤太矿集区热水沉积盆地分布特征 | 第14-15页 |
3.2 三级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格局及其矿石建造类型 | 第15页 |
3.3 三级盆地沉积特征 | 第15-17页 |
第四章 热水沉积多金属矿石建造研究 | 第17-24页 |
4.1 矿石建造的概念及其划分原则 | 第17-18页 |
4.1.1 矿石建造的概念 | 第17-18页 |
4.1.2 矿石建造划分的基本准则 | 第18页 |
4.2. 秦岭热水沉积多金属矿石建造划分的依据 | 第18-19页 |
4.3.( 铜)铅锌-热水沉积-改造型矿石建造特征 | 第19-21页 |
4.4. 金-热水沉积细碎屑岩-构造蚀变岩-岩浆叠加型矿石建造特征 | 第21-24页 |
第五章 凤太矿田热水沉积铜-铅-锌-金多金属矿石建造的成矿建造-成矿系统物质组成分析 | 第24-47页 |
5.1. 成矿建造的概念 | 第24页 |
5.2. 成矿建造分析 | 第24-47页 |
5.2.1 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成矿建造分析 | 第25-27页 |
5.2.2 热水同生沉积细碎屑岩-剪切蚀变岩-幔源岩浆气液叠加富集型金-矿石建造的成矿建造分析 | 第27-47页 |
第六章 凤太矿田热水沉积多金属矿石建造成矿模 | 第47-52页 |
6.1 热水喷流成矿流体的演化 | 第47-49页 |
6.1.1 热水喷流成矿流体的演化 | 第47-49页 |
6.1.2 基底对热水喷流沉积成矿流体演化的控制 | 第49页 |
6.2. 秦岭泥盆系热水沉积成矿模式 | 第49-51页 |
6.2.1 热水喷流沉积循环体系成矿动力 | 第49-50页 |
6.2.2 热水喷流沉积成矿物质的运移 | 第50页 |
6.2.3 成矿物质的富集条件 | 第50-51页 |
6.3 凤太矿集区矿产勘查前景评价 | 第51-52页 |
6.3.1 找矿前景分析 | 第51页 |
6.3.2 找矿有利地段分析 | 第51-52页 |
结束语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图版说明 | 第57-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