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54页 |
综述一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 第14-24页 |
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 第14-16页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形成原因 | 第14页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特征 | 第14页 |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针刺治疗 | 第14-16页 |
2. 扳机点 | 第16-22页 |
·扳机点之定义 | 第16页 |
·扳机点与腧穴的相关性 | 第16-19页 |
·压痛点与扳机点的区别 | 第19页 |
·扳机点的查寻方法 | 第19页 |
·扳机点之治疗 | 第19-20页 |
·扳机点针刺镇痛机制之研究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综述二 阿是穴 | 第24-33页 |
1. 阿是穴名称之由来 | 第24页 |
2. 阿是穴之历史沿革 | 第24页 |
3. 广义阿是穴及狭义阿是穴 | 第24页 |
4. 阿是穴之临床特征 | 第24-25页 |
5. 阿是穴之取穴方法 | 第25页 |
6. 经筋的主要病候是痹痛,取阿是穴是其治疗原则 | 第25页 |
7. 阿是穴用于痹证之诊断 | 第25页 |
8. 阿是穴用于痹证之治疗 | 第25-26页 |
9. 阿是穴之应用范围 | 第26页 |
10. 阿是穴之应用也要辨证择术,选法医治 | 第26页 |
11. 阿是穴与经穴之比较 | 第26页 |
12 阿是穴之针刺治疗 | 第26-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综述三 针法之研究 | 第33-54页 |
1. 进针方向之研究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页 |
2. 进针角度之研究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页 |
3. 针刺密度之研究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4. 针刺后留针时间长短之研究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5. 远道取穴法之研究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6. 腕踝针疗法之研究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页 |
7. 对应针刺疗法之研究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第二部分 新阿是穴疗法手法要素的临床研究 | 第54-74页 |
前言 | 第54页 |
1. 临床资料 | 第54-55页 |
·一般数据 | 第54页 |
·诊断标准 | 第54-55页 |
·纳入标准 | 第55页 |
·排除标准 | 第55页 |
2 临床试验方法 | 第55-56页 |
·最痛点与痛点方向 | 第55页 |
·按压力量值之测定 | 第55-56页 |
·针刺方法 | 第56页 |
·阿是穴之进针手法 | 第56页 |
·针具 | 第56页 |
3. 疗效观察 | 第56-72页 |
·即刻疗效观察 | 第56页 |
·疼痛量表 | 第56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56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56-57页 |
·临床试验结果 | 第57-71页 |
·进针方向之研究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进针角度之研究 | 第60-64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针刺密度之研究 | 第64-68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针刺后留针时间长短之研究 | 第68-71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讨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三部分 新阿是穴疗法与常规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的疗效对照研究 | 第74-86页 |
前言 | 第74页 |
1. 临床资料 | 第74-75页 |
·一般数据 | 第74页 |
·诊断标准 | 第74-75页 |
·纳入标准 | 第75页 |
·排除标准 | 第75页 |
2 临床试验方法 | 第75-76页 |
·最痛点与痛点方向 | 第75页 |
·按压力量值之测定 | 第75-76页 |
·针刺方法 | 第76页 |
·阿是穴之进针手法 | 第76页 |
·针具 | 第76页 |
3. 疗效观察 | 第76-86页 |
·即刻疗效观察 | 第76页 |
·疼痛量表 | 第76页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76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76-77页 |
·临床试验结果 | 第77-86页 |
·新阿是穴针法与局部远道配穴针法治疗肱骨外上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页 |
·新阿是穴针法与腕踝针疗法治疗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 第80-83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新阿是穴针法与对应针刺疗法治疗手腕内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 第83-86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讨论 | 第86页 |
结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简历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