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一、周德安学术思想渊源 | 第15-23页 |
1 治病先治神 | 第15-16页 |
2 怪病多痰,针灸擅治 | 第16-17页 |
3 崇气虚血瘀理论,重补中益气之法 | 第17-18页 |
4 针刺手法,柔和舒适 | 第18页 |
5 针药并重,有机结合 | 第18-19页 |
6 针法灸法,相辅相成 | 第19-20页 |
7 异病同治,治病求本 | 第20页 |
8 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名医前辈的影响 | 第20-22页 |
·金针王乐亭 | 第20-21页 |
·国医大师贺普仁 | 第21-22页 |
·其他老中医的影响 | 第22页 |
9 现代医学的影响 | 第22-23页 |
二、"针灸六治"理论基本内容 | 第23-42页 |
1 治神 | 第23-26页 |
·"治病先治神"的含义 | 第23页 |
·"治病先治神"理论的形成 | 第23-24页 |
·"治病先治神"的法则及应用 | 第24-25页 |
·"治病先治神"应用要领 | 第25-26页 |
2 治痰 | 第26-27页 |
·痰之内涵 | 第26页 |
·治痰方法 | 第26-27页 |
·治痰法应用举例 | 第27页 |
3 治痛 | 第27-33页 |
·头痛 | 第28-30页 |
·腰痛 | 第30页 |
·颈椎病导致疼痛 | 第30-31页 |
·痛经 | 第31页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第31-32页 |
·面痛 | 第32-33页 |
4 治风 | 第33-37页 |
·针药结合治疗面瘫经验 | 第33-35页 |
·针刺治疗中风经验 | 第35-36页 |
·四关穴治风的临床应用 | 第36-37页 |
5 治动 | 第37-39页 |
·针刺治疗抽动障碍 | 第37-38页 |
·中药治疗抽动障碍用药规律 | 第38-39页 |
·典型病案 | 第39页 |
6 治聋 | 第39-42页 |
·耳聋、耳鸣的针灸治疗 | 第40页 |
·耳聋、耳鸣的中药治疗 | 第40-41页 |
·关于脑鸣的针灸、中药治疗 | 第41-42页 |
三、"周氏针灸要方"学术观点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 第42-46页 |
1 "周氏针灸要方"学术观点的提出 | 第42页 |
2 常用"周氏针灸要方"应用简述 | 第42-43页 |
3 "周氏针灸要方"运用方法举例 | 第43-44页 |
·针刺治疗童抽动障碍 | 第43-44页 |
·抑郁症、焦虑症、失眠、梅核气、更年期综合征等情志病 | 第44页 |
4 其他常用"周氏针灸要方"临床应用 | 第44-46页 |
·至阳、膈俞的应用 | 第45页 |
·"针灸承气汤"在不同证型便秘中的应用 | 第45页 |
·"背俞放血拔罐法"治疗多种皮肤病 | 第45-46页 |
四、隔姜隔盐灸神阙法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研究 | 第46-64页 |
中文摘要 | 第46-48页 |
Summary | 第48-51页 |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第51-52页 |
文献综述 | 第52-64页 |
第一部分:中风后尿失禁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 第52-60页 |
1 古代医学文献研究 | 第52-54页 |
·病因、病机认识 | 第52-53页 |
·古代文献中药及针刺治疗 | 第53-54页 |
2 现代中医文献研究 | 第54-60页 |
·文献检索策略 | 第54页 |
·病因、病机认识 | 第54-55页 |
·针灸治疗 | 第55-58页 |
·中药治疗 | 第58页 |
·针灸联合中药 | 第58-59页 |
·中风后尿失禁的中医治疗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二部分 :中风后尿失禁西医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 第60-64页 |
1 流行病学 | 第60页 |
2 中风后尿失禁的病因研究 | 第60页 |
3 中风后尿失禁的评估 | 第60-62页 |
·排尿日记 | 第61页 |
·尿垫试验 | 第61-62页 |
4 中风后尿失禁的治疗 | 第62-64页 |
·药物治疗 | 第62页 |
·骶神经电刺激 | 第62-63页 |
·行为疗法 | 第63-64页 |
前言 | 第64-65页 |
1 临床资料 | 第65页 |
·病例来源 | 第65页 |
2 诊疗标准 | 第65-67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65页 |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第65页 |
·纳入标准 | 第65-66页 |
·排除标准 | 第66页 |
·观察对象退出的处理 | 第66页 |
·观察与评价指标 | 第66-6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67-68页 |
·研究设计 | 第67页 |
·样本例数 | 第67页 |
·随机方法 | 第67页 |
·盲法 | 第67页 |
·治疗方法 | 第67-68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68页 |
·质量控制 | 第68页 |
4 结果 | 第68-72页 |
·一般情况资料 | 第68-70页 |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 | 第70-71页 |
·治疗组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及初步分析 | 第71-72页 |
·安全性评价 | 第72页 |
5 结论 | 第72-73页 |
6 讨论 | 第73-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个人简历 | 第83-84页 |
附件 | 第84-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