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国内外死刑制度的现状 | 第9-14页 |
第一节 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 | 第9-11页 |
一、死刑的立法现状 | 第9页 |
二、死刑的司法现状 | 第9-11页 |
第二节 境外死刑制度的现状 | 第11-14页 |
一、美国的死刑现状 | 第11-12页 |
二、日本的死刑现状 | 第12-13页 |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死刑现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死刑限制适用的根据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保留死刑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一、保留死刑是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有力武器 | 第14页 |
二、保留死刑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靠保障 | 第14-15页 |
三、保留死刑是顺应民众朴素报应观念的强大支撑 | 第15-16页 |
四、保留死刑是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内在要求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死刑限制适用的合理性 | 第17-21页 |
一、限制死刑适用符合了保障人权时代的要求 | 第17-18页 |
二、限制死刑适用顺应了死刑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18页 |
三、限制死刑适用增大了我国与别国司法协作的可能性 | 第18-19页 |
四、限制死刑适用考虑了死刑威慑作用的有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死刑制度的缺陷及完善死刑限制制度的建议 | 第21-30页 |
第一节 我国死刑立法方面的缺陷及完善死刑限制的建议 | 第21-26页 |
一、我国死刑立法方面的缺陷 | 第21-23页 |
(一) 存置死刑罪名依然过多 | 第21页 |
(二) 不适用死刑的主体范围依然过窄 | 第21-22页 |
(三) 绝对死刑罪名依然存在 | 第22页 |
(四) 死刑适用标准过于抽象 | 第22-23页 |
(五) 死刑赦免制度的缺失 | 第23页 |
二、在立法上完善死刑限制的建议 | 第23-26页 |
(一) 进一步削减死刑罪名 | 第23-24页 |
(二) 进一步扩大禁止适用死刑的主体范围 | 第24页 |
(三) 取消绝对死刑法定刑 | 第24-25页 |
(四) 明确死刑适用的标准 | 第25页 |
(五) 增设死刑赦免制度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死刑司法方面的缺陷及完善死刑限制的建议 | 第26-30页 |
一、我国死刑司法方面的缺陷 | 第26-27页 |
(一) 死刑复核程序缺乏公开性 | 第26页 |
(二) 死刑案件不能自动上诉 | 第26页 |
(三) 对可能被判处死刑被告人的法律援助不到位 | 第26-27页 |
(四) 死刑案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不健全 | 第27页 |
二、在司法上完善死刑限制的建议 | 第27-30页 |
(一) 完善死刑复核程序 | 第27-28页 |
(二) 确保死刑案件能够自动有效地上诉 | 第28页 |
(三) 确保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获得完整的法律援助 | 第28页 |
(四) 完善死刑案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