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科学研究工作论文--组织和管理论文

跨学科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转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本文着力点第12-13页
   ·研究框架第13-14页
第二章跨学科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转化的理论基础第14-26页
   ·隐性知识涵义第14-16页
     ·隐性知识第14-15页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第15-16页
   ·隐性知识特征、类别、重要性第16-18页
     ·隐性知识特征第16页
     ·隐性知识类别第16-17页
     ·隐性知识重要性第17-18页
   ·跨学科科研团队中的隐性知识第18-22页
     ·跨学科及跨学科科研团队第18-19页
     ·跨学科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第19-20页
     ·跨学科科研团队组成机理第20-22页
   ·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第22-26页
     ·SECI 模型第22-23页
     ·N型组织第23-24页
     ·跨学科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第24-26页
第三章 团队内科研个体隐性知识内化(隐-隐)第26-34页
   ·科研个体隐性知识内化第26-29页
     ·内化方式第26-28页
     ·内化过程第28-29页
   ·转化过程需注意理论第29-31页
     ·真转化与假转化第29-30页
     ·长转化与短转化第30-31页
   ·影响转化的因素第31-34页
     ·第一印象第31页
     ·性格第31-32页
     ·赞美第32-33页
     ·权威气质第33页
     ·情绪第33-34页
第四章 团队内科研个体隐性知识转化 (隐-显)第34-43页
   ·科研个体隐性知识外化过程第34-38页
     ·社会化第34-35页
     ·结合第35-37页
     ·外化第37-38页
   ·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因素第38-40页
     ·隐性知识传播者的障碍因素第38-39页
     ·隐性知识接受者的障碍因素第39-40页
     ·转化双方差异的障碍因素第40页
   ·消除障碍的方法第40-43页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第41页
     ·选择学习型科研个体第41-42页
     ·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第42-43页
第五章 科研团队整体隐性知识转 化第43-52页
   ·团 队生命周期与团队隐性知识转化第43-44页
     ·形成期第43-44页
     ·成长期第44页
     ·高效期第44页
   ·团队隐性知识转化第44-47页
     ·团队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第44-47页
     ·团队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第47页
   ·团队文化的影响第47-52页
     ·团队文化内涵第47-48页
     ·跨学科团队价值观差异第48-49页
     ·团队文化整合第49-52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52-54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52页
   ·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液比例轴向变量柱塞泵的特性研究
下一篇:Ad Hoc网络中MAODV路由协议的研究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