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转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着力点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第二章跨学科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转化的理论基础 | 第14-26页 |
·隐性知识涵义 | 第14-16页 |
·隐性知识 | 第14-15页 |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 | 第15-16页 |
·隐性知识特征、类别、重要性 | 第16-18页 |
·隐性知识特征 | 第16页 |
·隐性知识类别 | 第16-17页 |
·隐性知识重要性 | 第17-18页 |
·跨学科科研团队中的隐性知识 | 第18-22页 |
·跨学科及跨学科科研团队 | 第18-19页 |
·跨学科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 | 第19-20页 |
·跨学科科研团队组成机理 | 第20-22页 |
·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 第22-26页 |
·SECI 模型 | 第22-23页 |
·N型组织 | 第23-24页 |
·跨学科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团队内科研个体隐性知识内化(隐-隐) | 第26-34页 |
·科研个体隐性知识内化 | 第26-29页 |
·内化方式 | 第26-28页 |
·内化过程 | 第28-29页 |
·转化过程需注意理论 | 第29-31页 |
·真转化与假转化 | 第29-30页 |
·长转化与短转化 | 第30-31页 |
·影响转化的因素 | 第31-34页 |
·第一印象 | 第31页 |
·性格 | 第31-32页 |
·赞美 | 第32-33页 |
·权威气质 | 第33页 |
·情绪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团队内科研个体隐性知识转化 (隐-显) | 第34-43页 |
·科研个体隐性知识外化过程 | 第34-38页 |
·社会化 | 第34-35页 |
·结合 | 第35-37页 |
·外化 | 第37-38页 |
·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因素 | 第38-40页 |
·隐性知识传播者的障碍因素 | 第38-39页 |
·隐性知识接受者的障碍因素 | 第39-40页 |
·转化双方差异的障碍因素 | 第40页 |
·消除障碍的方法 | 第40-43页 |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41页 |
·选择学习型科研个体 | 第41-42页 |
·培养良好的团队文化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科研团队整体隐性知识转 化 | 第43-52页 |
·团 队生命周期与团队隐性知识转化 | 第43-44页 |
·形成期 | 第43-44页 |
·成长期 | 第44页 |
·高效期 | 第44页 |
·团队隐性知识转化 | 第44-47页 |
·团队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 第44-47页 |
·团队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 第47页 |
·团队文化的影响 | 第47-52页 |
·团队文化内涵 | 第47-48页 |
·跨学科团队价值观差异 | 第48-49页 |
·团队文化整合 | 第49-52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2-54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52页 |
·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