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软件结构测试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插桩器实现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文章结构 | 第13-15页 |
2 软件测试技术 | 第15-22页 |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 第15-18页 |
·软件测试的定义 | 第15页 |
·软件测试的原则 | 第15-16页 |
·软件测试的阶段 | 第16-18页 |
·软件测试基本方法 | 第18-20页 |
·白盒测试 | 第18-19页 |
·黑盒测试 | 第19页 |
·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比较 | 第19-20页 |
·白盒测试技术 | 第20-21页 |
·静态分析 | 第20页 |
·动态检测 | 第20-21页 |
·测试覆盖率 | 第21-22页 |
3 图覆盖准则 | 第22-31页 |
·图的概念 | 第22-23页 |
·基于图的路径测试 | 第23-27页 |
·路径覆盖指标 | 第23-24页 |
·覆盖准则 | 第24-25页 |
·主路径确定算法 | 第25-27页 |
·程序执行路径分析 | 第27-31页 |
4 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研究 | 第31-42页 |
·程序边界分析 | 第31-32页 |
·边界分析 | 第31-32页 |
·子域划分 | 第32页 |
·程序执行状态图 | 第32-35页 |
·程序执行状态图的定义 | 第32-34页 |
·覆盖准则 | 第34-35页 |
·基于执行状态和边界分析的测试用例生成算法 | 第35-42页 |
·方法概述 | 第35-36页 |
·由程序边界分析导出边界用例 | 第36-38页 |
·由程序执行状态图导出用例 | 第38-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5 程序插桩技术研究 | 第42-52页 |
·两种程序插桩方式 | 第42页 |
·程序插桩的应用 | 第42-48页 |
·用于测试用例和有效性度量的程序插桩 | 第43-44页 |
·用于数据流异常检测的程序插桩 | 第44-47页 |
·用于断言检测的程序插桩 | 第47-48页 |
·静态分析 | 第48-50页 |
·源代码的展开 | 第48页 |
·条件、判定语句的分解 | 第48-50页 |
·插桩规则 | 第50-51页 |
·插桩点的选择 | 第50页 |
·桩函数的设计 | 第50-51页 |
·时间补偿 | 第51页 |
·数据存放 | 第51页 |
·运行结果输出 | 第51-52页 |
6 C语言程序插桩器的设计实现 | 第52-66页 |
·需求分析 | 第52-53页 |
·主要功能 | 第52-53页 |
·使用对象 | 第53页 |
·系统需求 | 第53页 |
·总体结构与数据流程 | 第53-55页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55-57页 |
·各模块总体设计 | 第57-62页 |
·预处理模块 | 第57-59页 |
·插桩模块 | 第59-61页 |
·结果分析模块 | 第61-62页 |
·插桩器的应用实践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