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20页 |
前言 | 第20-2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2-32页 |
1 中药淡豆豉 | 第22-23页 |
·本草考证 | 第22页 |
·炮制方法 | 第22页 |
·中药淡豆豉所含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 第22页 |
·发酵工艺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大豆异黄酮的分类与结构 | 第23-24页 |
·大豆异黄酮的理化性质 | 第24-25页 |
·大豆异黄酮的溶解性及其分布 | 第24页 |
·大豆异黄酮水解原理与水解途径 | 第24-25页 |
·大豆异黄酮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降血糖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作用 | 第25页 |
·雌激素样作用 | 第25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25-26页 |
·降低胆固醇和心血管保护作用 | 第26页 |
·对骨代谢的作用 | 第26页 |
·抗炎作用 | 第26-27页 |
·抗早老年性痴呆作用 | 第27页 |
·大豆异黄酮提纯和含量分析 | 第27页 |
3 淡豆豉多糖研究进展 | 第27页 |
·豆豉多糖提取、分离以及含量检测 | 第27页 |
·豆豉多糖药理学作用概述 | 第27页 |
4 大豆异黄酮和淡豆豉多糖降血糖机理的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大豆异黄酮降血糖作用机制 | 第27-28页 |
·豆豉多糖降血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第28页 |
5 a-葡萄糖苷酶和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第28-29页 |
·糖尿病与a-葡萄糖苷酶 | 第28页 |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中药(天然产物)提取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 第29页 |
6 小结 | 第29-32页 |
第二章 黑大豆、黄大豆和淡豆豉中有效成分提取与含量比较 | 第32-4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实验原料与预处理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32页 |
2 总提取路线 | 第32-33页 |
·总异黄酮提取 | 第32页 |
·多糖组分提取及初步纯化 | 第32-33页 |
3 多糖含量检测与比较 | 第33-36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制备 | 第33页 |
·多糖样品溶液最大吸收波长扫描 | 第33-34页 |
·黑大豆、黄大豆和淡豆豉中多糖含量检测与比较 | 第34-35页 |
·精密度和稳定性实验 | 第35-36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35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35-36页 |
·加样回收实验 | 第36页 |
4 聚酰胺薄膜层析方法定性检测总异黄酮 | 第36-37页 |
5 β-葡萄糖苷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 | 第37页 |
·β-葡萄糖苷酶水解条件 | 第37页 |
·PH5.0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37页 |
·水解大豆异黄酮糖苷 | 第37页 |
·水解效率的计算方法 | 第37页 |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异黄酮含量 | 第37-41页 |
·HPLC色谱条件 | 第37页 |
·三条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7-38页 |
·水解前后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检测与比较 | 第38-39页 |
·测定水解前样品大豆异黄酮含量 | 第38-39页 |
·水解后样品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 | 第39页 |
·水解效率 | 第39页 |
·水解前后样品HPLC色谱图对照 | 第39-41页 |
7 讨论与分析 | 第41-44页 |
第三章 淡豆豉、大豆异黄酮和淡豆豉多糖对a-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 第44-5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实验原料 | 第44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4页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44页 |
·配制实验用溶液 | 第44页 |
2 α-D-葡萄糖苷酶酶活力的定义和提取物抑制率的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酶活力定义 | 第44页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 第44-45页 |
3 PNP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5页 |
4 抑制物样品的提取与准备 | 第45页 |
·淡豆豉水提物 | 第45页 |
·大豆异黄酮 | 第45页 |
·淡豆豉多糖 | 第45页 |
5 初始反应体系建立 | 第45-46页 |
6 单因素实验确定淡豆豉水提物最佳抑酶反应条件 | 第46-50页 |
·筛选最佳淡豆豉水提物浓度 | 第46-47页 |
·筛选最佳PNPG底物浓度 | 第47-48页 |
·筛选α-葡萄糖苷酶酶液最适添加体积 | 第48-49页 |
·最佳反应时间筛选 | 第49-50页 |
·淡豆豉水提物与阿卡波糖抑酶效果比较 | 第50页 |
7 大豆异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 第50-54页 |
·大豆异黄酮最佳浓度筛选 | 第50-51页 |
·大豆异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反应的最佳PNPG底物浓度筛选 | 第51-52页 |
·筛选α-葡萄糖苷酶酶液最适添加体积 | 第52-53页 |
·大豆异黄酮抑酶反应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53-54页 |
8 淡豆豉多糖降糖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第54页 |
·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淡豆豉多糖浓度范围筛选 | 第54页 |
9 淡豆豉水提物、大豆异黄酮和淡豆豉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比较图 | 第54-55页 |
10 小结与讨论 | 第55-58页 |
·淡豆豉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 第55页 |
·大豆异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 第55页 |
·淡豆豉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 第55-56页 |
·中药淡豆豉降糖机制分析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淡豆豉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特征研究 | 第58-66页 |
1 材料 | 第58页 |
·实验原料 | 第58页 |
·实验仪器 | 第58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8页 |
2 超声法提取淡豆豉多糖 | 第58页 |
3 分离纯化淡豆豉多糖 | 第58-61页 |
·透析 | 第59页 |
·除蛋白和脱色处理 | 第59页 |
·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 | 第59-61页 |
·Sephadex G-100凝胶预处理 | 第59页 |
·柱子的处理 | 第59页 |
·装柱 | 第59-60页 |
·加样 | 第60页 |
·洗脱和收集样品 | 第60页 |
·检测纯化后样品与制备洗脱曲线 | 第60-61页 |
4 SSPP I和SSPP II分子量测定 | 第61-63页 |
·色谱条件 | 第61页 |
·制备Dextrans系列标准曲线 | 第61-62页 |
·多糖样品SSPP I和SPSS分子量检测 | 第62-63页 |
5 SSPP纯度鉴定 | 第63页 |
6 SSPP相关理化性质描述 | 第63页 |
7 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结构 | 第63-64页 |
8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6-77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