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汽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直喷汽油机分层当量比混合气及废气稀释燃烧模式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词第11-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17页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缸内直喷汽油机研究进展综述与分析第17-38页
   ·缸内直喷汽油机的技术路线变迁第17-33页
     ·分层稀薄混合气燃烧模式第17-26页
     ·均质当量比混合气燃烧模式第26-32页
     ·缸内直喷汽油机发展历程总结第32-33页
   ·缸内直喷汽油机高效低污染燃烧的关键问题分析第33-37页
     ·高负荷爆震限制压缩比提高的问题第33-34页
     ·均质当量比燃烧模式中小负荷泵气损失大的问题第34-35页
     ·稀薄燃烧氮氧化物排放控制难度大的问题第35-36页
     ·分层燃烧模式会造成碳烟排放的问题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方法第38-58页
   ·试验研究方法第38-46页
     ·试验发动机设计第38-42页
     ·试验方法与分析方法第42-46页
   ·数值模拟方法第46-57页
     ·数值模型的建立第46-53页
     ·数值计算方法第53-54页
     ·数值模型的试验验证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抑制高负荷爆震的研究第58-95页
   ·基本思路第58-59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抑制爆震的理论解析第59-67页
     ·混合气浓度对火花点火发动机爆震现象的影响第59-63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燃烧抑制爆震的机理解析第63-65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浓稀区比例对爆震的影响第65-67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抑制爆震的效果验证第67-70页
     ·缸内直喷汽油机分层当量比混合气的形成第67-68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抑制爆震效果的试验研究第68-70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形态对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第70-75页
     ·喷射策略对分层当量比混合气形态的影响第70-71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形态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第71-73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形态对排放的影响第73-75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抑制爆震方法的评价第75-83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与推迟点火时刻抑制爆震之比较第75-78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与加浓混合气抑制爆震之比较第78-80页
     ·分层当量比混合气与废气再循环抑制爆震之比较第80-82页
     ·综合评价第82-83页
   ·利用汽油反应动力学简化模型解析爆震现象第83-94页
     ·汽油反应动力学简化模型的构造第84-87页
     ·汽油反应动力学简化模型的验证第87-91页
     ·利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耦合汽油简化模型解析爆震现象第91-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5章 废气滞留稀释燃烧改善中小负荷热效率的研究第95-128页
   ·基本思路第95-96页
   ·废气滞留稀释燃烧模式的机理特性研究第96-102页
     ·热力循环与燃烧特性第96-98页
     ·燃油经济性与排放特性第98-102页
   ·影响废气稀释燃烧特性的主要参数及其规律研究第102-110页
     ·废气比例和点火时刻对废气稀释燃烧的影响第102-106页
     ·压缩比对废气稀释燃烧的影响第106-108页
     ·温度对废气稀释燃烧的影响第108-110页
   ·分层混合气改善废气滞留稀释燃烧性能的研究第110-113页
     ·分层混合气对着火落后期与燃烧持续期的影响第110-111页
     ·分层混合气对循环波动的影响第111-112页
     ·分层混合气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第112-113页
   ·废气滞留稀释燃烧与废气循环稀释燃烧对比研究第113-117页
     ·燃烧排放特性对比第113-115页
     ·循环特性对比第115-116页
     ·综合评价第116-117页
   ·废气滞留稀释燃烧与稀薄燃烧对比研究第117-122页
     ·燃烧排放特性对比第117-119页
     ·循环特性对比第119-122页
     ·综合评价第122页
   ·高效缸内直喷汽油机的应用实践第122-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6章 总结和展望第128-131页
   ·主要工作与研究结论第128-129页
   ·主要创新点第129-130页
   ·展望与建议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1页
致谢第141-14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磁质子反冲谱仪的研制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