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高性能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传动啮合机理及承载能力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主要符号及其意义第13-18页
1 课题综述第18-29页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18-19页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传动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9-21页
   ·齿轮传动承载能力及TCA国内外研究概况第21-27页
     ·齿轮传动齿根弯曲应力的研究第21-22页
     ·齿轮传动齿面接触应力的研究第22-23页
     ·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第23-24页
     ·齿轮传动抗胶合承载能力的研究第24-26页
     ·齿轮传动轮齿接触分析(TCA)的研究第26-27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27-29页
2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传动的啮合机理分析第29-47页
   ·引言第29页
   ·非对称齿廓刀具齿形方程的确定第29-31页
   ·非对称齿轮齿廓方程的建立第31-32页
   ·非对称齿轮副啮合传动的特点第32-39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齿形参数第32-33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副正确啮合条件第33-34页
     ·非对称齿廓渐开线齿轮无侧隙啮合条件第34-35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连续性条件第35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的干涉现象第35-36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齿顶变尖的分析研究第36-39页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齿根过渡曲线方程的建立第39-42页
   ·通过坐标变换求非对称齿廓共轭齿形第42-43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仿真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3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传动齿根弯曲应力分析第47-67页
   ·引言第47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弯曲疲劳应力的解析计算方法第47-50页
   ·解析法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第50-54页
   ·非对称齿轮强度有限元法第54-58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4-55页
     ·有限元计算齿根应力基本原理第55-58页
   ·解析法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第58-65页
     ·不同压力角有限元实例计算及分析第58-60页
     ·不同啮合位置有限元实例计算及分析第60-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传动接触应力分析第67-86页
   ·引言第67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接触强度的解析计算方法第67-74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计算公式第67-68页
     ·非对称齿轮工作齿侧在不同啮合点处的综合曲率半径和接触应力第68-71页
     ·解析法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第71-74页
   ·双压力角非对称渐开线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第74-83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接触模型的建立第75-76页
     ·非对称渐开线轮齿的约束条件和载荷第76-77页
     ·有限元计算齿面接触应力基本原理第77-79页
     ·实例计算及分析第79-83页
   ·非对称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5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第86-100页
   ·引言第86页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第86-91页
     ·非对称齿轮动力学模型第86-87页
     ·非对称齿轮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第87-89页
     ·非对称齿轮无量纲分析模型第89-91页
   ·非对称齿轮与对称齿轮动态响应的数值仿真及对比第91-93页
   ·非对称齿轮与对称齿轮动态特性的比较第93-95页
   ·参数对非对称齿轮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第95-98页
     ·阻尼比的影响第95-96页
     ·啮合刚度的影响第96-97页
     ·静载荷的影响第97-98页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6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传动热分析第100-119页
   ·引言第100页
   ·双压力角非对称渐开线齿轮齿面摩擦热流量计算第100-107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相对滑动速度的变化与分布第100-102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摩擦热流量的确定第102-103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摩擦热流量实例计算和分析第103-107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本体温度有限元分析第107-117页
     ·非对称渐开线轮齿稳态本体温度热平衡方程与边界条件第107-109页
     ·非对称渐开线轮齿瞬态温度热平衡方程与边界条件第109-110页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第110-111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的有限元建模及载荷处理第111页
     ·非对称齿轮稳态本体温度场分析第111-114页
     ·非对称齿轮瞬态本体温度场分析第114-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7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传动轮齿接触分析(TCA)第119-142页
   ·引言第119页
   ·传动误差的定义第119-122页
   ·非对称主动轮齿表面齿廓修形啮合理论第122-125页
     ·加工非对称主动轮的抛物线齿条表面方程第122-124页
     ·齿廓鼓形修形的非对称主动轮轮齿表面方程第124-125页
   ·非对称主动轮轮齿表面双鼓形修形啮合理论第125-128页
     ·磨削砂盘表面方程第125-126页
     ·双鼓形修形非对称主动轮轮齿表面方程第126-128页
   ·非对称从动轮轮齿表面方程第128-129页
   ·非对称渐开线齿轮轮齿接触区的啮合仿真第129-135页
     ·非对称齿轮副啮合仿真坐标系第130-132页
     ·非对称齿轮副啮合仿真的条件第132-134页
     ·非对称齿轮轮齿瞬时接触椭圆的确定第134页
     ·抛物线系数a_z 与a 的关系第134-135页
   ·非对称齿轮轮齿接触分析仿真结果第135-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8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传动疲劳强度试验研究第142-154页
   ·引言第142页
   ·非对称齿轮的数字化制造技术第142-146页
     ·线切割加工非对称齿轮具体实施方案第142-145页
     ·非对称齿轮加工参数第145-146页
   ·非对称齿轮齿根疲劳强度试验第146-153页
     ·试验机及试验卡具第146页
     ·试验方法和失效判据第146-148页
     ·试验数据统计处理第148-150页
     ·非对称齿轮与对称齿轮试验结果分析第150-153页
   ·本章小结第153-154页
结论第154-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9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169-171页
致谢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鸡矢藤和毛鸡矢藤药效成分研究
下一篇:电视图书的出版状况及畅销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