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同意搜查制度概述 | 第8-12页 |
第一节 同意搜查制度的定位 | 第8-9页 |
一、同意搜查制度与宪法 | 第8-9页 |
二、同意搜查与非法证据排除 | 第9页 |
第二节 同意搜查制度的意义 | 第9-12页 |
一、同意搜查的现实合理性 | 第9-11页 |
二、同意搜查制度规制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同意搜查的要件 | 第12-22页 |
第一节 SCHNECKLOTH V.BUSTAMONTE案 | 第12-14页 |
一、Schneckloth v.Bustamonte案判例解读 | 第12-14页 |
二、U.S.v.Watson案 | 第14页 |
第二节 同意搜查自愿性适用举例 | 第14-18页 |
一、威胁 | 第15-16页 |
二、宣称有权搜查 | 第16-17页 |
三、告知有权拒绝及签署同意书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同意搜查与扣押 | 第18-22页 |
一、对非法扣押的判断 | 第18-20页 |
二、对扣押结束的告知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同意搜查的范围 | 第22-27页 |
第一节 同意搜查的空间范围 | 第22-24页 |
一、有范围限制的搜查 | 第22-23页 |
二、无范围限制的搜查 | 第23页 |
三、搜查的强度限制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同意搜查的时间范围 | 第24-25页 |
一、二次搜查 | 第24页 |
二、同意的撤回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同意搜查范围的判断标准 | 第25-27页 |
第四章 第三人同意搜查 | 第27-42页 |
第一节 同意搜查的理论发展 | 第27-33页 |
一、权利放弃说——Stoner v.California案 | 第28页 |
二、财产权说——Bumper v.North Carolina案 | 第28-29页 |
三、风险承担说——Frazier v.Cupp案 | 第29-30页 |
四、共同权限说——U.S.v.Matlock案 | 第30-31页 |
五、表见权限说——Illinois v.Rodriguez案 | 第31-33页 |
六、评价 | 第33页 |
第二节 第三人同意搜查的适用 | 第33-37页 |
一、夫妻关系 | 第34页 |
二、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关系 | 第34-35页 |
三、租赁或合租关系 | 第35-36页 |
四、雇佣关系 | 第36-37页 |
第三节 GEORGIA V.RANDOLPH案 | 第37-42页 |
一、U.S.v.Matlock案引发的问题 | 第37页 |
二、地方法院的不同解读 | 第37-39页 |
三、Georgia v.Randolph案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关于同意搜查制度的争论 | 第42-50页 |
第一节 反方:自愿性——一个法律虚拟 | 第42-44页 |
一、内在胁迫性 | 第43页 |
二、从主观到客观 | 第43-44页 |
三、解决之道 | 第44页 |
第二节 正方:自愿性——利益协调的工具 | 第44-47页 |
第三节 争论的现实影响 | 第47-50页 |
一、法院的更高权利保护 | 第47-48页 |
二、执法部门的程序要求 | 第48-49页 |
三、发展趋势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同意搜查制度的借鉴问题 | 第50-57页 |
第一节 引入同意搜查的必要性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引入同意搜查的先决制度环境 | 第52-54页 |
第三节 我国同意搜查制度的大致框架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