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银行网络安全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网络安全研究背景 | 第9页 |
·国际通用的网络安全体系标准 | 第9-12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常用安全技术原理及特点 | 第14-30页 |
·目前网络安全的常用技术 | 第14-15页 |
·防火墙 | 第15-21页 |
·防火墙与物理隔离 | 第15页 |
·防火墙的分类及其优劣 | 第15-17页 |
·防火墙技术内容 | 第17-21页 |
·入侵检测 | 第21-24页 |
·入侵检测起源 | 第21页 |
·IDS有哪些种类 | 第21-23页 |
·目前IDS存在的缺陷 | 第23页 |
·IDS和IPS的安全区别 | 第23-24页 |
·漏洞扫描 | 第24-27页 |
·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 | 第25-26页 |
·基于主机的漏洞扫描 | 第26页 |
·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和基于主机的漏洞扫描各自特点 | 第26-27页 |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 | 第27-30页 |
·防火墙技术展望 | 第27-28页 |
·IDS技术发展 | 第28页 |
·检测和访问控制技术将共同发展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策略设计 | 第30-37页 |
·安全体系需求分析 | 第30-35页 |
·网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 第30-32页 |
·网络安全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 | 第32页 |
·银行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 第32-33页 |
·基层银行网络安全的特殊性 | 第33-34页 |
·基层银行网络安全需求 | 第34-35页 |
·安全策略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层银行网络安全体系构建 | 第37-51页 |
·安全体系构建前基本情况 | 第37页 |
·基层银行网络安全体系设计 | 第37-38页 |
·物理安全实现 | 第38-39页 |
·物理隔离实现 | 第39-40页 |
·逻辑隔离实现 | 第40-42页 |
·防火墙策略配置及功能使用 | 第40-41页 |
·划分功能VLAN | 第41-42页 |
·身份认证和加密通讯 | 第42-43页 |
·身份认证 | 第42页 |
·加密通讯 | 第42-43页 |
·入侵检测 | 第43-45页 |
·IDS配置 | 第43-44页 |
·配置IDS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弥补系统缺陷和漏洞 | 第45页 |
·网络防病毒系统部署 | 第45-49页 |
·现代病毒传播特点分析 | 第45-46页 |
·配置网络杀毒软件 | 第46-49页 |
·基层银行网络防病毒部署 | 第49页 |
·制度化管理 | 第49页 |
·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员队伍建设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安全体系应用效果分析 | 第51-53页 |
·保障了银行业务安全 | 第51页 |
·隔离手段有待改进 | 第51页 |
·集中控管仍无法实现 | 第51页 |
·部分功能有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附录: 参加工作以来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建设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