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综述 | 第11-17页 |
| ·增塑剂 | 第11页 |
| ·增塑剂的安全性 | 第11-13页 |
| ·新型增塑剂—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 | 第13-17页 |
|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7-22页 |
| ·企业生产情况 | 第17-18页 |
| ·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 ·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 第22页 |
| ·市场前景 | 第22-24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固化酸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研究 | 第26-32页 |
| ·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26-27页 |
| ·固化酸的催化原理 | 第26页 |
| ·固化酸的制备方法 | 第26页 |
| ·酯化反应方法与分析 | 第26-27页 |
| ·反应酯化率的测定 | 第27页 |
| ·实验过程与讨论 | 第27-31页 |
| ·水和盐酸对固载酸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负载量对固载酸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活化温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助溶剂的影响 | 第30页 |
| ·催化剂的验证和重复性实验 | 第30-31页 |
| ·实验总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 第32-42页 |
| ·实验原理和方法 | 第32页 |
| ·实验流程 | 第32-33页 |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3-34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 ·实验药品 | 第34页 |
| ·实验步骤 | 第34页 |
| ·酯化操作步骤 | 第34页 |
| ·酰化过程操作步骤 | 第34页 |
| ·产品 TBC和 ATBC的检测 | 第34-35页 |
| ·合成工艺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 ·酯化反应实验 | 第35-37页 |
| ·酰化反应正交实验 | 第37-38页 |
| ·实验结论 | 第38-39页 |
| ·产品表征 | 第39-41页 |
| ·实验参数总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60吨/年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中试生产线的设计 | 第42-60页 |
| ·原料规格 | 第42页 |
| ·设计过程中主要参考资料和标准 | 第42-43页 |
| ·工艺流程图 | 第43页 |
| ·物料衡算 | 第43-48页 |
| ·日投料量的计算 | 第43-44页 |
| ·反应生成副产物及所需洗涤液、回收部分原料的计算 | 第44-48页 |
| ·物料衡算表 | 第48页 |
| ·主要设备尺寸的确定 | 第48-50页 |
| ·酯化釜 | 第48页 |
| ·正丁醇贮罐 | 第48页 |
| ·混合槽(酯化) | 第48页 |
| ·蒸馏釜(酯化) | 第48-49页 |
| ·酰化釜 | 第49页 |
| ·乙酸酐贮罐 | 第49页 |
| ·洗涤罐(酰化) | 第49页 |
| ·蒸馏釜(酰化) | 第49页 |
| ·产品贮罐 | 第49页 |
| ·分水器 | 第49-50页 |
| ·回收乙酸、乙酸酐的贮罐 | 第50页 |
| ·回收正丁醇贮罐 | 第50页 |
| ·TBC粗品预存冷却罐 | 第50页 |
| ·泵的选型 | 第50页 |
| ·热量衡算 | 第50-57页 |
| ·反应热的估算 | 第50-52页 |
| ·比热的估算 | 第52-53页 |
| ·酯化反应所需热量的计算 | 第53-55页 |
| ·TBC粗品的冷却 | 第55页 |
| ·蒸馏阶段(酯化) | 第55-56页 |
| ·乙酰化反应阶段 | 第56页 |
| ·回收乙酸、乙酸酐 | 第56页 |
| ·蒸馏阶段(乙酰化) | 第56-57页 |
| ·工艺过程说明 | 第57-59页 |
| ·酯化阶段 | 第57-58页 |
| ·酰化阶段 | 第58页 |
| ·公用工程的操作说明 | 第58-59页 |
| ·设备一览表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
| 附录B 设计图纸和表格 | 第66-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