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发酵黑曲霉产单宁酶的研究
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单宁酶的性质 | 第10-11页 |
·单宁酶的理化性质 | 第10页 |
·单宁酶的酶学性质 | 第10-11页 |
·单宁酶分离纯化及菌株筛选 | 第11-12页 |
·单宁酶的酶活力测定 | 第12-13页 |
·单宁酶的固定化 | 第13-14页 |
·固定化酶的方法和特性 | 第13页 |
·单宁酶的固定化 | 第13-14页 |
·单宁酶的应用 | 第14-16页 |
·应用于食品工业 | 第14-15页 |
·制革工业 | 第15页 |
·饲料工业 | 第15页 |
·化妆品工业 | 第15页 |
·精细化工与制药工业 | 第15-16页 |
·本课题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 | 第16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产单宁酶黑曲霉菌株的诱变及筛选 | 第18-26页 |
·前言 | 第18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18-20页 |
·菌种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实验菌种的培养及初步鉴定 | 第20页 |
·出发菌株的筛选 | 第20-21页 |
·紫外诱变 | 第21页 |
·复筛方法 | 第21页 |
·粗酶液的提取 | 第21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21页 |
·单宁酶高活性菌株的产酶稳定性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实验菌种的初步鉴定 | 第22页 |
·出发菌株的筛选 | 第22-23页 |
·紫外诱变筛选单宁酶高活性菌株 | 第23-24页 |
·单宁酶高活性菌株产酶稳定性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单宁酶活力测定方法的构建 | 第26-34页 |
·前言 | 第26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菌种 | 第26-27页 |
·培养基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仪器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没食子酸吸收峰波长 | 第29-30页 |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及其回归方程 | 第30-31页 |
·单宁酶活力测定 | 第31页 |
·单宁酶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固体发酵黑曲霉产单宁酶研究 | 第34-49页 |
·前言 | 第3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菌种 | 第34页 |
·培养基 | 第34-35页 |
·试剂 | 第35页 |
·仪器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7页 |
·液体发酵法与固体发酵法的比较 | 第38-39页 |
·黑曲霉产单宁酶固体发酵单因素条件研究 | 第39-43页 |
·响应面优化结果 | 第43-47页 |
·单宁酶产酶活力曲线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单宁酶的固定化 | 第49-60页 |
·前言 | 第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9-50页 |
·菌种 | 第49-50页 |
·试剂 | 第50页 |
·仪器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3页 |
·单宁酶粗酶液的提取 | 第50页 |
·单宁酶酶活测定 | 第50页 |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单宁酶固定化方法的选择 | 第50-51页 |
·固定化单宁酶条件的优化 | 第51-52页 |
·固定化酶性质的研究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单宁酶固定化方法的选择 | 第53页 |
·固定化单宁酶的条件研究 | 第53-57页 |
·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 | 第57-58页 |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 | 第58页 |
·固定化酶的最适ph | 第58-59页 |
·固定化酶的贮藏稳定性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