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基于新型GIS原理的配电网维护管理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0页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7页
   ·课题国内外现状第7-8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8-10页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第10-14页
   ·地理信息系统介绍第10-12页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第10页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内容第10-11页
     ·地理信息系统的分类第11-12页
   ·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第12-13页
     ·应用型 GIS 开发的三种实现方式第12-13页
     ·三种实现方式的分析和比较第13页
   ·规划建设配电网 GIS 的必要性、可行性第13-14页
第三章 地理网络模型第14-22页
   ·图论中的网络模型第14-16页
     ·相关概念与定义第14-15页
     ·网络表示第15-16页
     ·图论中的网络模型的不足第16页
   ·地理网络模型第16-19页
     ·几何模型和逻辑模型第16-17页
     ·地理网络元素第17-18页
     ·地理网络元素的属性第18-19页
   ·地理网络模型的相关问题第19-22页
     ·地理网络要素的抽象第19-20页
     ·网络流第20-21页
     ·连接法则第21-22页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及其原则第22-28页
   ·系统设计的原则和参照的标准第22-24页
     ·系统设计遵从的原则第22-24页
     ·系统设计参照的标准第24页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24-28页
     ·系统的总体第24-25页
     ·系统的总体布局第25页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第25-28页
第五章 系统的具体实现第28-46页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选择第28页
   ·GIS 开发方式选择第28-30页
   ·业务处理第30-33页
   ·系统功能第33-39页
     ·线路分段第33页
     ·计算理论线损第33页
     ·线损指标的动态考核第33-34页
     ·提供精准电网信息第34页
     ·实现数据共享与同步第34-36页
     ·接口数据获取功能第36页
     ·灵活报表及分析第36页
     ·图形比较分析功能第36-37页
     ·线损运行模拟分析功能第37-39页
   ·系统的应用第39-46页
     ·功能菜单第39-41页
     ·录入数据第41-42页
     ·生成设备查询第42-43页
     ·线损计算第43-46页
第六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的数据采集及硬盘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胎盘中NADPH氧化酶1、血管紧张素Ⅱ、活性氧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因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