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调压问题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分布式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的主要影响 | 第10-12页 |
| ·分布式电源对网络损耗和线路潮流的影响 | 第10-11页 |
| ·分布式电源对系统运行可靠安全性的影响 | 第11页 |
| ·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规划的影响 | 第11-12页 |
| ·分布式电源对电能质量和继电保护的影响 | 第12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分布式电源概述 | 第14-23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分布式电源技术 | 第14-20页 |
| ·分布式电源的概念 | 第14-15页 |
| ·分布式电源的分类 | 第15-20页 |
| ·风力发电技术 | 第15-17页 |
|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 第17-18页 |
| ·燃料电池 | 第18-19页 |
| ·微型燃气轮机 | 第19-20页 |
| ·发展分布式电源技术的优势和必要性 | 第20-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分布式电源并网后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的分析 | 第23-35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23-27页 |
| ·配电网简介 | 第23-25页 |
| ·配电网模型 | 第25页 |
| ·负荷模型 | 第25-26页 |
| ·带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 ·电压分布简化算法—DG 叠加原理算法 | 第27-29页 |
| ·理论分析 | 第29-30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 ·DG 容量对电压曲线的影响 | 第31-32页 |
| ·DG 接入位置对电压曲线的影响 | 第32-33页 |
| ·DG 功率因数对电压曲线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最优配置 | 第35-43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配电网模型 | 第35-37页 |
| ·连续模型 | 第35-36页 |
| ·离散模型 | 第36-37页 |
| ·DG 在配电网中的最优布置算法 | 第37-39页 |
| ·连续解析模型 | 第37-38页 |
| ·离散解析模型 | 第38-39页 |
| ·DG 在配电网中的最优配置仿真算法 | 第39-41页 |
| ·安装位置限制及算法流程图 | 第39-40页 |
| ·算例分析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电压调整 | 第43-53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电压调整原则 | 第43-45页 |
| ·DG 并网后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 第45-46页 |
| ·新型静止无功发生器—ASVG | 第46-50页 |
| ·ASVG 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 ·ASVG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7-48页 |
| ·ASVG 特点 | 第48-50页 |
| ·ASVG 调压 | 第50-52页 |
| ·DG 并入配电网后的ASVG 调压 | 第50-51页 |
| ·DG 退出配电网后的ASVG 调压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 ·展望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