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基于模糊控制的无线网络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及无线互联网发展综述第7-10页
   ·无线资源管理概述第10页
   ·主要的研究工作第10-11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主动队列管理机制(AQM)第13-27页
   ·无线网络拥塞产生原因第13-14页
   ·无线网络拥塞控制研究现状第14-19页
     ·基于源端的TCP 拥塞控制算法第15-16页
     ·基于中间结点的AQM 拥塞控制算法第16-19页
   ·随机早期检测RED第19-21页
     ·随机早期检测RED 算法描述第19-20页
     ·性能分析第20-21页
   ·ARED 算法第21-22页
   ·PI 算法第22-23页
   ·随机指数标记算法(REM)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模糊控制基础第27-37页
   ·模糊数学基础第27-28页
   ·模糊控制系统及模糊控制器第28-34页
     ·模糊控制系统第28-30页
     ·模糊控制器组成及分类第30-31页
     ·基本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31-34页
   ·模糊控制在AQM 中应用第34-36页
     ·模糊理论用于队列长度管理第34-35页
     ·模糊理论用于不同连接处理第35-36页
     ·模糊理论用于丢包方法处理第36页
     ·模糊理论与自适应结合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IMBA 拥塞控制改进算法设计与分析第37-45页
   ·IMBA 拥塞控制原理第37-39页
   ·算法改进第39-41页
   ·仿真设计与实现第41-43页
     ·仿真参数设计第41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五章 模糊预估计RED 算法设计与分析第45-61页
   ·工作原理第45-52页
     ·预估计RED 算法基本原理第46-48页
     ·模糊负载因子load第48-50页
     ·模糊预估计RED 算法(F-PERED)第50-52页
   ·同一网络环境设置下仿真分析第52-58页
     ·参数设计第52-54页
     ·仿真结果第54-58页
   ·不同网络环境仿真分析第58-60页
     ·不同的队列初始值第58-59页
     ·不同的数据包泊松到达率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及未来工作第61-63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61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SDPA系统的分组调度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的解码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