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9页 |
一、职业生涯辅导概述 | 第9-17页 |
(一) 职业生涯辅导的概念解读 | 第9-14页 |
1、职业生涯的含义 | 第9-10页 |
2、职业生涯辅导的含义 | 第10-12页 |
3、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的差异比较 | 第12-14页 |
(二) 职业生涯辅导的兴起和发展 | 第14-17页 |
1、西方国家职业生涯辅导的历史沿革 | 第14-15页 |
2、我国职业生涯辅导的兴起 | 第15-17页 |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意义 | 第17-24页 |
(一) 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17-20页 |
1、职业的流动性和变动性加大 | 第17-18页 |
2、自主择业的规划性和前瞻性增强 | 第18-20页 |
(二) 促进大学生成才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20-24页 |
1、有利于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 第20-21页 |
2、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 | 第21-22页 |
3、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终身发展 | 第22-24页 |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主要任务 | 第24-37页 |
(一) 指导职业生涯规划 | 第24-28页 |
1、激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 第24-25页 |
2、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 第25-28页 |
(二)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 第28-32页 |
1、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 第28-29页 |
2、培养职场的实践能力 | 第29-31页 |
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 第31-32页 |
(三) 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 第32-37页 |
1、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 | 第32-33页 |
2、教授必要的求职技巧 | 第33-34页 |
3、提供全面的就业服务 | 第34-37页 |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实施 | 第37-49页 |
(一) 实施途径 | 第37-40页 |
1. 课程介入 | 第37-38页 |
2. 专题辅导 | 第38页 |
3. 教学渗透 | 第38-39页 |
4. 人才测评 | 第39-40页 |
(二) 实施方法 | 第40-44页 |
1. 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相结合 | 第40-41页 |
2. 自我探究和同伴互助辅导相结合 | 第41-42页 |
3. 范例引导、模拟演练和实践体验辅导相结合 | 第42-44页 |
(三) 保障体系 | 第44-49页 |
1. 制度保障 | 第44-45页 |
2. 组织保障 | 第45-47页 |
3. 物质保障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