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密码机中的语音压缩改进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 ·语音密码机的介绍 | 第7-8页 |
| ·语音密码机的设计 | 第8-9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 第二章 语音压缩算法理论研究 | 第11-25页 |
| ·语音编解码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 ·语音编解码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11页 |
| ·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的类型 | 第11-12页 |
| ·衡量语音编码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2-13页 |
| ·语音编码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 ·语音编码的本体-语言 | 第13-14页 |
| ·语音信号的基本特征 | 第14页 |
| ·语音信号分析和数字处理 | 第14-23页 |
| ·语音信号产生的数字表示 | 第14页 |
| ·语音信号产生的数字模型 | 第14-16页 |
| ·语音信号数字处理中的短时分析技术 | 第16-19页 |
| ·语音信号的线性预测分析 | 第19-23页 |
| ·语音密码机中语音压缩算法选择的考量标准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MELP 语音压缩算法分析与研究 | 第25-41页 |
| ·MELP 语音压缩算法的基本特点 | 第25-26页 |
| ·MELP 语音压缩算法 | 第25页 |
| ·MELP 算法的特点 | 第25-26页 |
| ·MELP 语音压缩算法的编码过程 | 第26-32页 |
| ·预处理 | 第27页 |
| ·基音周期的计算 | 第27-30页 |
| ·带通清浊判决的计算 | 第30-31页 |
| ·增益的计算 | 第31页 |
| ·线性预测分析 | 第31-32页 |
| ·傅里叶级数幅值的计算 | 第32页 |
| ·量化 | 第32-37页 |
| ·基音周期的量化 | 第32-34页 |
| ·带通的清浊音的量化 | 第34-35页 |
| ·线性预测系数的量化 | 第35-36页 |
| ·傅里叶级数幅值的量化 | 第36-37页 |
| ·发送比特流 | 第37页 |
| ·MELP 语音压缩算法的解码过程 | 第37-40页 |
| ·基音周期的译码 | 第37-38页 |
| ·噪声的抑制 | 第38页 |
| ·参数的插值 | 第38-39页 |
| ·混合激励的产生 | 第39页 |
| ·线性预测合成 | 第39页 |
| ·自适应谱增强 | 第39页 |
| ·脉冲离散滤波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MELP 压缩改进算法的提出与分析 | 第41-49页 |
| ·MELP 编码器模型的改进 | 第41-42页 |
| ·矢量量化的背景 | 第42-45页 |
| ·线谱频率参数矢量量化 | 第45-46页 |
| ·改进结果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语音密码机中算法的实现 | 第49-63页 |
| ·基于MATLAB 的语音信号频谱分析 | 第49-54页 |
| ·DSP 上语音数据的获取和存储的实现方法 | 第54-59页 |
| ·DSP 程序设计基础介绍 | 第54-56页 |
| ·基于C 语言的DSP 程序的基本构成与移植 | 第56页 |
| ·程序流程和代码优化 | 第56-59页 |
| ·调试过程和运行结果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 ·工作总结 | 第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