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量化计算和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致谢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第11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第11-18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内涵、外延及其影响因素第11-15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进展第15-16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第16-18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量化计算方法第19-46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量化模型第19-23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量化形式第19-20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模型第20-22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状态评价方法第22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计算的步骤第22-23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计算的边界条件第23-27页
     ·供水量计算第23-25页
     ·需水量计算第25-27页
   ·应用实例——淮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计算模型第27-45页
     ·基本情况简介第27-30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的目标边界条件第30-38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第38-40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的途径第40-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集对分析方法在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第46-55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第46-47页
   ·集对分析原理第47-49页
   ·基于集对分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第49-51页
   ·实例分析——基于集对分析的淮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第51-53页
   ·结论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改进的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第55-61页
   ·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第55-56页
   ·改进的属性综合评价模型第56-58页
   ·应用实例——基于改进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的淮北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第58-59页
   ·结论第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4页
   ·结论第61页
   ·展望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亚临界水、甲醇、水/甲醇混合流体中聚碳酸酯解聚研究
下一篇:试论徐志摩诗歌之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意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