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8页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渊源及形成第8-25页
 (一) 思想渊源第8-12页
  1、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与超越第8-9页
  2、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继承第9-10页
  3、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10-12页
 (二) 形成及发展第12-25页
  1、民生思想的初步形成第12-16页
  2、民生实现途径的探索第16-18页
  3、民生最高目标的提出第18-21页
  4、民生思想的完善发展第21-25页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5-41页
 (一) 人的生存和发展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发展民生的出发点第25-27页
  1、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是取得生存权、发展权的前提条件第25-26页
  2、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第26-27页
 (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发展民生的宗旨第27-29页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从事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第27-28页
  2、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发展民生的根本目的第28-29页
 (三) 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主体和依靠力量第29-32页
  1、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第30-31页
  2、改善民生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31-32页
 (四)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民生思想的核心第32-37页
  1、人才问题是民生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第33-34页
  2、加强人才培养必须重视教育工作第34-36页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民生的终极目标第36-37页
 (五) 发展生产力,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是发展民生的保障第37-41页
  1、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第38-40页
  2、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改善民生的制度保证第40-41页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意义第41-48页
 (一) 理论意义第41-44页
  1、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第41-42页
  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第42页
  3、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第42-44页
 (二) 现实意义第44-48页
  1、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第44-45页
  2、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人本学说,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第45-46页
  3、有效地避免了中国社会发展走向各种误区第46-47页
  4、有利于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中国社会发展第47页
  5、有利于深化改革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注释第49-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胰腺损伤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乳腺叶状肿瘤临床分析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