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11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5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远志各极性部位的化学研究 | 第17-24页 |
第一节 远志活性部位的提取分离 | 第17-23页 |
1.材料 | 第17页 |
2.方法 | 第17-19页 |
·远志各极性部位的提取分离 | 第17-18页 |
·HPLC检测 | 第18-19页 |
3.结果 | 第19-22页 |
·远志糖酯标准品的HPLC色谱图 | 第19-20页 |
·YZ-30的HPLC色谱图 | 第20页 |
·YZ-50的HPLC色谱图 | 第20-21页 |
·YZ-70 HPLC色谱图 | 第21页 |
·YZ-95的HPLC色谱图 | 第21-22页 |
4.讨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远志各极性部位的抗抑郁作用初筛 | 第24-30页 |
1.材料 | 第24页 |
2.方法 | 第24-25页 |
·小鼠悬尾实验 | 第24页 |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 第24-25页 |
·YZ-30、YZ-50抗抑郁作用动态观察 | 第25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5页 |
3.结果 | 第25-28页 |
·对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 | 第25-26页 |
·对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 第26-27页 |
·YZ-30、YZ-50抗抑郁作用动态观察 | 第27-28页 |
4.讨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第三部分 YZ-50对NE神经能、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HPA轴、海马神经元凋亡、BDNF和TrkB表达的影响 | 第30-59页 |
第一节 YZ-50对NE神经能的影响 | 第31-35页 |
1.材料 | 第31页 |
2.方法 | 第31页 |
·育亨宾致死小鼠试验 | 第31页 |
·高剂量阿扑吗啡拮抗实验 | 第3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1页 |
3.结果 | 第31-33页 |
·对育亨宾致死作用的影响 | 第31-33页 |
·对高剂量阿扑吗啡引起小鼠体温下降的影响 | 第33页 |
4.讨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制备以及行为学观察 | 第35-41页 |
1.材料 | 第35页 |
2.方法 | 第35-37页 |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 第35页 |
·行为学指标的测定 | 第35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5-37页 |
3.结果 | 第37-39页 |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37页 |
·糖水摄入量变化 | 第37-38页 |
·各组大鼠水平及垂直得分测定 | 第38-39页 |
4.讨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第三节 YZ-50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影响 | 第41-45页 |
1.材料 | 第41页 |
2.方法 | 第41页 |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 第41页 |
·大鼠血标本的采集 | 第41页 |
·大鼠组织标本的收集 | 第41页 |
·CRH、ACTH和COR的测定 | 第41页 |
3.结果 | 第41-43页 |
·YZ-50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CRH、ACTH和COR的影响 | 第41-42页 |
·YZ-50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CRH、垂体ACTH和肾上腺组织中COR的影响 | 第42-43页 |
4.讨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第四节 YZ-50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因子Bax、Bcl-2表达的影响 | 第45-50页 |
1.材料 | 第45页 |
2.方法 | 第45-46页 |
·取材 | 第45页 |
·Bax、Bcl-2表达的检测 | 第45页 |
·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 第45-46页 |
3.结果 | 第46-49页 |
·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 第46-48页 |
·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 第48-49页 |
4.讨论 | 第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第五节 YZ-50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0-59页 |
1.材料 | 第50页 |
2.方法 | 第50-54页 |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方法 | 第50页 |
·引物设计 | 第50-51页 |
·所用试剂的配置 | 第51页 |
·取材 | 第51页 |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操作 | 第51-54页 |
3.结果 | 第54-56页 |
·各组BDNF mRNA表达的表较 | 第54页 |
·各组TrkB mRNA表达的分析 | 第54页 |
·PCR产物的半定量分析 | 第54-56页 |
4.讨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四部分 外翻肠囊法对YZ-30、YZ-50肠吸收成分的研究 | 第59-66页 |
1.材料 | 第59页 |
2.方法 | 第59-61页 |
·M199培养液的配制 | 第59页 |
·含药培养液的配制 | 第59页 |
·改良外翻小肠囊模型的制备 | 第59-60页 |
·肠吸收液的收集 | 第60页 |
·待测液处理 | 第60-61页 |
·试验条件 | 第61页 |
3.结果 | 第61-64页 |
·空白对照组肠内、外液质谱总离子流图 | 第61页 |
·YZ-30肠内、外液质谱总离子流图 | 第61-62页 |
·YZ-50肠内、外液质谱总离子流图 | 第62-64页 |
4.讨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综述 | 第68-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