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原生质体及其特性 | 第11-12页 |
·原生质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原生质体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豆科牧草原生质体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豆科牧草原生质体研究 | 第14-16页 |
·豆科牧草体细胞杂交研究 | 第16-18页 |
·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关键影响因素 | 第18-27页 |
·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和纯化 | 第19-21页 |
·植物原生质体的活力以及细胞壁鉴定 | 第21-22页 |
·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 | 第22-26页 |
·植物原生质体的发育和植株再生 | 第26-27页 |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变异机理及应用 | 第27-32页 |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变异 | 第27-30页 |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变异的原因及机理 | 第30-31页 |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变异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4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植物材料 | 第33-34页 |
·基本培养基 | 第34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43页 |
·实验材料及外植体的获得 | 第34页 |
·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 第34页 |
·实验设计 | 第34-42页 |
·结果的观察与统计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3-66页 |
·不同游离条件对原生质体产率与完整率的影响 | 第43-50页 |
·不同材料对苜蓿原生质体游离产率和完整率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的酶种类、酶液浓度及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 | 第43-45页 |
·不同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苜蓿叶片原生质体游离产率和完整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渗透压稳定剂种类及浓度对苜蓿叶片原生质体游离产率和完整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不同质膜稳定剂对苜蓿叶片原生质体游离产率和完整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原生质体的活力鉴定结果 | 第50页 |
·不同的培养方法对原生质体细胞分裂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原生质体细胞分裂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51-56页 |
·不同基础培养基对苜蓿叶片原生质体细胞分裂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51-54页 |
·不同激素组合对苜蓿叶片原生质体细胞分裂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54页 |
·不同培养密度对苜蓿叶片原生质体细胞分裂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54页 |
·培养基中不同状态氮对苜蓿叶片原生质体细胞分裂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54-55页 |
·培养基中不同钙浓度对苜蓿叶片原生质体细胞分裂和克隆形成的影响 | 第55-56页 |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鉴定结果 | 第56-66页 |
·细胞水平:染色体倍性和数目的对比鉴定 | 第56-61页 |
·分子水平:SOD、CAT、POD活性、MDA、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 | 第61-66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66-68页 |
·游离条件对原生质体产率与完整率的影响 | 第66页 |
·原生质体培养中氮素营养对其细胞分裂及植板率的影响 | 第66页 |
·不同培养方法对原生质体启动分裂的影响效果 | 第66-67页 |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变异的差异 | 第67-68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附录Ⅰ:图版说明 | 第77-80页 |
附录Ⅱ:原生质体培养基配方 | 第80-83页 |
缩略词表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