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在木材防腐中应用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超临界流体介绍、技术现状及其应用 | 第9-12页 |
·木材防腐现状及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16-21页 |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方案 | 第1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试验树种、流体、防腐剂及设备的选用 | 第17-21页 |
·试验树种选用及试样制备 | 第17-18页 |
·选用流体 | 第18-19页 |
·选用防腐剂 | 第19-20页 |
·所用设备(各部分试验设备)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超临界CO_2流体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 | 第21-34页 |
·各操作参数对防腐剂留存量的影响试验 | 第21-25页 |
·试验原料 | 第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寻求防腐剂均匀分布的最佳工艺条件 | 第25-30页 |
·卸压时间对防腐剂分布的影响试验 | 第25-26页 |
·影响分布的过程工艺条件的正交试验 | 第26-30页 |
·夹带剂对防腐剂留存量的影响试验 | 第30-31页 |
·试验原料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增重与防腐剂留存量的关系试验 | 第31-32页 |
·试验原料 | 第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对比试验 | 第32-34页 |
·试验原料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性能的检测评价 | 第34-53页 |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力学性能测定 | 第34-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渗透性能评价 | 第37-40页 |
·吸药量试验 | 第37-38页 |
·渗透系数试验 | 第38-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页 |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微观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试验原料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抗流失性测试 | 第41-43页 |
·试验原料 | 第41-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材防腐性能评价 | 第43-50页 |
·防腐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腐朽试材微观结构分析 | 第44-47页 |
·腐朽中综纤维素含量测定 | 第47-48页 |
·腐朽前后pH的检测 | 第48-50页 |
·红外测试 | 第50-53页 |
·红外介绍 | 第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图谱分析 | 第50-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存在问题与建议 | 第54-55页 |
附录 1 超临界流体处理装置 | 第55-56页 |
附录 2 超临界流体处理装量流程图 | 第56-57页 |
附录 3 部分高效液相色谱图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