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文) | 第1-6页 |
摘要(英文)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中子星的发现和整体性质 | 第10-11页 |
·中子星的内部构成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核物质状态方程的理论模型 | 第14-34页 |
·Hartree-Fock平均场及Skyrme有效相互作用 | 第16-18页 |
·Brueckner-Hartree-Fock方法 | 第18-26页 |
·多体变分方法 | 第26-28页 |
·Dirac-Brueckner-Hartree-Fock方法 | 第28-30页 |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Theory方法 | 第30-34页 |
第三章 包含三体核力的同位旋相关的Brueckner-Hartree-Fock方法 | 第34-45页 |
·微观三体核力 | 第35-37页 |
·三体核力对核物质状态方程的改善 | 第37-39页 |
·对称能 | 第39-45页 |
第四章 新生中子星的性质与三体核力效应 | 第45-52页 |
·理论模型 | 第47-48页 |
·计算结果 | 第48-52页 |
第五章 中子星物质中的K介子凝聚 | 第52-66页 |
·KN有效手征相互作用 | 第53-54页 |
·计算结果 | 第54-61页 |
·研究K介子凝聚的其他方法 | 第61-66页 |
第六章 中子星物质中的超子自由度 | 第66-73页 |
·扩展的Walecka平均场模型 | 第67-68页 |
·奇异强子物质 | 第68-69页 |
·中子星物质中的超子 | 第69-70页 |
·超子对于K介子凝聚的影响 | 第70-73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6页 |
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